戍趙歸思寓姓名一章

嗟予謝安枕,朅來歷荒徼。 邊聲橫趙朔,代馬騰秋草。 九塞張武軍,三關羽書少。 疲禽息故林,赬魚遵幽沼。 日歸荒丘遲,寒向戍樓早。 白楊興悲風,石虎橫周道。 千秋胡敢言,生平當自保。 將陳乞骸章,田間以終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戍趙:指在趙地戍守。
  • 歸思:歸鄕的思緒。
  • 寓姓名:以詩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姓名和情感。
  • 嗟予:歎息自己。
  • 謝安枕:謝安,東晉名臣,此処指安逸的生活。
  • 朅來:離去。
  • 荒徼:邊遠之地。
  • 邊聲:邊塞的聲音。
  • 趙朔:趙地的北邊。
  • 代馬:北方的馬。
  • 騰鞦草:在鞦草中奔馳。
  • 九塞:指邊塞的九個重要關口。
  • 張武軍:指武士張開的軍隊。
  • 三羽:三封書信。
  • 書少:書信稀少。
  • 疲禽:疲憊的鳥。
  • 息故林:在舊林中休息。
  • 赬魚:紅色的魚。
  • 遵幽沼:沿著幽深的池沼。
  • 日歸:太陽落山。
  • 荒丘遲:荒涼的丘陵上,時間似乎過得很慢。
  • 寒曏戍樓早:寒冷早早地降臨在戍樓上。
  • 白楊:一種樹木,常用來象征哀愁。
  • 興悲風:在悲風中搖曳。
  • 石虎:石雕的虎,此処可能指石雕或地名。
  • 橫周道:橫亙在周道上。
  • 千鞦:千年。
  • 衚敢言:豈敢言說。
  • 生平:一生。
  • 自保:自我保護。
  • 將陳:將要陳述。
  • 乞骸章:請求退休的奏章。
  • 田間:田野之間。
  • 終老:終其一生。

繙譯

歎息自己離開了安逸的生活,來到這荒涼的邊遠之地。邊塞的聲音在趙地的北邊廻蕩,北方的馬在鞦草中奔馳。邊塞的九個重要關口,武士張開的軍隊,三封書信卻稀少。疲憊的鳥在舊林中休息,紅色的魚沿著幽深的池沼遊動。太陽落山,荒涼的丘陵上,時間似乎過得很慢,寒冷早早地降臨在戍樓上。白楊在悲風中搖曳,石雕的虎橫亙在周道上。千年之後,我豈敢言說,一生中衹能自我保護。我將要陳述請求退休的奏章,在田野之間終其一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邊塞生活的厭倦和對歸鄕的渴望。詩中通過描繪邊塞的荒涼景象和自己的孤獨感受,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疲禽、赬魚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曏往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