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三首
寒不入阿房中,春不出輪臺東。輪臺豈無春,層冰?砢焉能通。
策駑馬,上劍閣,懸度絙索貫復窮。發白帝,下峽江以風。
目不得瞬,飛不得同。人生本末竟焉岐,積賤累榮各因之。
南山有鳥易鳳皇,毛羽剝落便摧藏。行路難,君自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阿房:阿房宮,秦始皇所建的宮殿,這裏指代宮廷。
- 輪臺:古代西域地名,今新疆輪臺縣,這裏指邊遠之地。
- ?砢(luǒ):形容冰塊堆積的樣子。
- 策駑馬:駕馭劣馬。
- 懸度絙索:用繩索懸空渡過。
- 發白帝: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位於今重慶市奉節縣。
- 下峽江以風:順流而下,峽江指長江三峽。
- 瞬:眨眼。
- 飛不得同:不能像鳥一樣自由飛翔。
- 本末:事物的根源和結果。
- 岐:分歧,不同的道路。
- 積賤累榮:積累卑微,逐漸榮耀。
- 南山有鳥易鳳皇:南山上的鳥兒容易變成鳳凰,比喻人可能由平凡變得顯赫。
- 毛羽剝落便摧藏:羽毛脫落就會失去光彩,比喻人失去權勢或美貌就會黯然失色。
翻譯
寒冷無法侵入阿房宮中,春天也不會降臨到輪臺的東邊。輪臺難道沒有春天嗎?只是那層層疊疊的冰塊堆積如山,怎能通行?
駕馭着劣馬,登上劍閣,用繩索懸空渡過,反覆穿越困難。從白帝城出發,順流而下,穿越峽江,乘風而行。
眼睛不能眨,不能像鳥一樣自由飛翔。人生的起點和終點究竟在哪裏分岔?積累卑微,逐漸榮耀,各有其因。
南山上的鳥兒容易變成鳳凰,但一旦羽毛脫落就會失去光彩。行路難,你自己感傷。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行路的艱難,反映了人生的不易和變遷。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徵的手法,如將阿房宮與輪臺對比,表達了富貴與貧賤的差異;將南山鳥變鳳凰與羽毛剝落對比,揭示了人生榮辱的無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道路的感慨和對命運無常的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