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中丞南巡歌
註釋
- 規調:指規章制度。
- 芻粟:指糧食。
- 戢:收斂,止息。
- 齟齬:意見不合。
- 投劾:遞交彈劾自己的狀文,古代棄官的一種方式。
- 蠟屐:塗蠟的木屐,這裏指華麗的鞋子。
- 雙青蛾:指美麗的女子。
- 若耶若鏡:若耶溪和若鏡湖,這裏泛指美麗的自然景觀。
- 嘯歌:高聲歌唱。
- 山公:指山濤,晉代名士,這裏比喻賢人。
- 西汎:西行。
- 炎霰:炎熱的雪,比喻艱難的旅程。
- 圮上編:指《尚書》中的《圮上》篇,這裏比喻重要的文獻。
- 聊成箭:指《聊成》篇,這裏比喻重要的文獻。
- 獬廌: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能辨是非曲直。
- 宣室:指皇宮中的宣室,這裏比喻朝廷。
- 貉纊:指用貉皮製成的衣服。
- 餘皇:指剩餘的皇帝。
- 組練:指軍隊。
- 南越王:指南越國的國王。
- 大白:指大旗。
- 馬蹄撲簌:形容馬蹄聲。
- 夷俘:指被俘的異族人。
- 竹馬:兒童遊戲時當馬騎的竹竿。
- 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 寇恂:東漢名將。
- 李晟:唐代名將。
- 露章:指奏章。
- 竹宮祠釐:指在竹宮中舉行的祭祀活動。
- 蟠螭印:指刻有蟠螭圖案的印章。
- 交龍敕:指皇帝的詔令。
- 若若:形容長而下垂的樣子。
- 牙璋:古代兵符。
- 朱幡:紅色的旗幟。
- 滄浪清:指清澈的江水。
- 客星:指臨時出現的星星,比喻客人。
- 三臺明:指三臺星,比喻高官。
- 虛左席:空出左邊的座位,表示尊敬。
- 捫腹:摸肚子,表示滿足。
- 孟堅:東漢文學家班固的字。
- 仲宣:東漢文學家王粲的字。
- 大鵬尺鴳:大鵬和尺鴳,比喻不同的人各有其志。
翻譯
自從公之昔除去了繁瑣苛刻的規章,規劃如山般穩固,糧食充足。居民逐漸遷離虎豹的巢穴,大海中的鯨鯢波濤也欲收斂。片言不合就自行彈劾,安石不出,百姓何去何從。歸來時,書籍堆積如山,四壁空空,沒有華麗的鞋子和美麗的女子相伴。若耶溪和若鏡湖不再吸引人垂釣,只是抱膝時常聽到高聲的歌唱。雖然夷德輕薄,但仍未滿足,因此頗晚纔得到山公的推薦。西行三江,奏響春雪,南馳五嶺,開啓炎熱的雪,漢代的策略總是留下重要的文獻,齊國的書也鬱郁不得志。今年五月,天山已定,聖主推輪飛馳六傳。中丞戴着鐵製的獬廌冠,宣室中麒麟玉爲殿。輕裘緩帶,來到東吳,妖氛被掃,旄頭孤立。星辰莽動,鐵如意揮舞,風雨長鳴,金僕姑聲響。撫慰三軍,穿着貉皮衣服,諸將昂首,虯鬚飄揚。剩餘的皇帝萬艘船隻如葉般驅馳,千重組練如霜剪蕪。南越王的頭顱掛在大旗上,馬蹄聲撲簌,累累異族俘虜。兒童拋棄竹馬,拜倒在地,父老不用藜杖扶持。我公五載如一夜,鬢髮全無半根白。寇恂誰借留河內,李晟天生爲社稷。日夜走長安,竹宮中祭祀活動動容。御史催促刻制蟠螭印,丞相還畫交龍敕。長長的綬帶雙垂青紫,萬戶侯兼二千石。牙璋不動,畫戟橫陳,朱幡映照,滄浪清澈。此時王生一遊客,步入轅門,人盡驚。願爲十日布衣飲,客星倒據三臺明。何人可當虛左席,摸肚子無踰於此生。孟堅好推勒石頌,仲宣愧殺從軍行。公猶未發我未去,丈夫有志事竟成。大鵬尺鴳各有適,不廢萬古俱垂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丞南巡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中丞的威嚴和功績。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如「獬廌鐵作冠」、「宣室麒麟玉爲殿」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如「若耶若鏡不足釣」、「大海欲戢鯨鯢波」,營造出一種宏大而神祕的氛圍。整首詩節奏明快,氣勢磅礴,表達了詩人對中丞的敬仰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