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中十詠睡起

空蒼望不極,曉色太分明。 樵雁平相接,旗蘿翠欲擎。 北閣雲方淡,東山暑氣輕。 忽驚浮旭日,已覺動衝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空蒼:天空的蒼茫之色。
  • 樵雁:打柴人和雁羣。
  • 旗蘿:指像旗幟一樣飄動的藤蘿。
  • 北閣:北面的樓閣。
  • 東山:東面的山。
  • 浮旭日:初升的太陽。
  • 衝情:激動的情感。

翻譯

天空的蒼茫之色望不到邊際,清晨的景色格外分明。打柴人和雁羣相互映襯,藤蘿像旗幟一樣飄動,彷彿要擎起什麼。北面的樓閣上雲彩淡淡,東山的暑氣輕微。忽然間,初升的太陽驚動了視線,已經感覺到一種激動的情感在心中涌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山中清晨的寧靜與美麗。詩人通過對天空、樵雁、藤蘿等自然元素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一幅生動的山景圖。詩中「空蒼望不極」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天空的遼闊無垠,而「曉色太分明」則突出了清晨景色的清晰與明朗。後文通過對北閣雲彩和東山暑氣的描寫,進一步以對比手法增強了景色的層次感。最後,「浮旭日」和「動衝情」的描寫,不僅增添了詩中的動態美,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激動心情。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