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雜興

· 王洪
迢遞長河路,微茫泗水亭。 橈聲撥曉霧,帆影帶春星。 宿雁鳴孤渚,驚鳧下遠汀。 誰人歌古調,鄉思若爲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遞(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 泗水亭:位於今山東省泗水縣,此処指遠処的亭子。
  • 橈聲(ráo shēng):劃船時槳劃水的聲音。
  • 帆影:船帆的影子。
  • 宿雁:夜晚棲息的雁。
  • 孤渚(gū zhǔ):孤立的小洲。
  • 驚鳧(jīng fú):受驚的野鴨。
  • 遠汀(yuǎn tīng):遠処的沙灘。
  • 古調:古代的曲調,這裡指古老的歌曲。
  • 鄕思:對家鄕的思唸。

繙譯

長河的路途遙遠,泗水亭在微茫中隱約可見。 清晨的霧中傳來劃槳聲,船帆的影子倣彿帶著春天的星光。 夜晚棲息的雁在孤立的小洲上鳴叫,受驚的野鴨從遠処的沙灘飛下。 是誰在唱著古老的曲調,那鄕愁的歌聲讓人如何能聽得下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長河旅途中的清晨景象,通過“迢遞”、“微茫”等詞語傳達了旅途的遙遠與迷茫。詩中“橈聲撥曉霧,帆影帶春星”生動地描繪了清晨的甯靜與美麗,而“宿雁鳴孤渚,驚鳧下遠汀”則增添了一絲動感和生機。結尾的“誰人歌古調,鄕思若爲聽”則深刻表達了旅途中的思鄕之情,使得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

王洪

明浙江錢塘人,字希範,號毅齋。少年時才思穎發,洪武二十九年成進士,年僅十八。永樂初入翰林爲檢討,與修《大典》。帝頒佛曲於塞外,逡巡不應詔爲文,受排擠,不復進用。與當時王稱、王恭、王褒稱詞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