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雜興

· 王洪
三春白下別,千里薊門行。 獨對東風酌,時聞幽鳥鳴。 山回鄒子國,路出濟州城。 誰識凌雲客,重來賦兩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春:指春季的三個月。
  • 白下:古地名,今南京的別稱。
  • 薊門:古地名,今北京一帶。
  • :飲酒。
  • 鄒子國:指春鞦時期鄒國的故地,今山東鄒城。
  • 濟州城:古地名,今山東濟甯。
  • 淩雲客:比喻志曏高遠的人。
  • 兩京:指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

繙譯

在春天的三個月裡,我離開了南京,遠行至千裡之外的北京。獨自對著東風飲酒,不時聽到幽靜的鳥鳴。山勢廻環,我經過了鄒國的故地,路途延伸至濟州城。有誰認識那位志曏高遠的旅人,他再次來到這裡,吟詠著長安和洛陽的壯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南京到北京的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三春白下別”與“千裡薊門行”形成了時間和空間的對比,展現了詩人的遠行歷程。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旅途中的孤獨與甯靜。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自己志曏的自豪。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憧憬。

王洪

明浙江錢塘人,字希範,號毅齋。少年時才思穎發,洪武二十九年成進士,年僅十八。永樂初入翰林爲檢討,與修《大典》。帝頒佛曲於塞外,逡巡不應詔爲文,受排擠,不復進用。與當時王稱、王恭、王褒稱詞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