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貞烈婦輓詩

九泉幽約共登途,裂帛聲終命已徂。 雲發摘簪留奉母,金花存篋念榮夫。 秦臺莫返吹簫鳳,吳苑長啼反哺烏。 記罷玉樓傷逝水,因靈家法薦生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泉:指人死後埋葬的地穴,亦指陰間。
  • 幽約:隱祕的約定。
  • 裂帛:撕裂絲帛,此處指貞烈婦自盡的方式。
  • 聲終:聲音停止,指生命的終結。
  • 命已徂:生命已經結束。
  • 雲發:形容頭髮如雲般濃密。
  • 摘簪:取下頭上的簪子。
  • 奉母:侍奉母親。
  • 金花:金色的花朵,此處可能指金飾或金色的織物。
  • 存篋:保存在箱子裏。
  • 念榮夫:懷念榮耀的丈夫。
  • 秦臺:指秦穆公的女兒弄玉所居之臺,此處借指貞烈婦。
  • 吹簫鳳:傳說中弄玉與蕭史乘鳳仙去的典故,此處指貞烈婦無法與丈夫重聚。
  • 吳苑:吳地的園林,此處泛指貞烈婦的家鄉。
  • 反哺烏:烏鴉反哺,比喻孝順。
  • 記罷:記錄完畢。
  • 玉樓:華美的樓閣,此處指貞烈婦的居所。
  • 傷逝水:悲傷流逝的時光。
  • 因靈家法:依照家族的傳統和規矩。
  • 薦生芻:獻上新鮮的草料,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儀式。

翻譯

在九泉之下,我們共同踏上幽冥之路,你的生命在撕裂絲帛的聲音中終結。你留下如雲般濃密的頭髮和取下的簪子,以示對母親的侍奉,而箱中保存的金花,則是你對榮耀丈夫的懷念。你無法像秦臺上的弄玉那樣與丈夫重聚,也無法像吳苑中的烏鴉那樣反哺報恩。我記錄下這一切,悲傷地看着你華美的居所,如同逝水般消逝。依照家族的傳統,我獻上新鮮的草料,以表達對你的敬意和懷念。

賞析

這首輓詩深情地描繪了一位貞烈婦的犧牲和家族對她的懷念。通過「九泉幽約」、「裂帛聲終」等意象,詩人傳達了貞烈婦的決絕和生命的終結。詩中「雲發摘簪」、「金花存篋」等細節,展現了她對家人的深情和對丈夫的忠誠。最後,詩人以「玉樓傷逝水」和「薦生芻」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悼和尊重,體現了家族的傳統和對貞烈婦精神的傳承。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