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山觀日沒月出歌

我登石公山,其顛據湖心。東西兩輪對出沒,東輪黃金西紫金。 紫輪冉冉破天碧,羲和鞭揮六螭息。霞使雲君儼猶扈,金支翠旗光艴奕。 少選東輪際空起,萬頃衝波波欲靡。稍出爲鉤漸爲玦,餘光如練俄如綺。 狂夫舉觴觴不空,時有五彩行其中。半嶺初收火齊鏡,千家仍浸水晶宮。 笑謂此兩輪,中藏赤烏白兔,搏弄千古萬古。今夕落吾手,匹如宜僚能使丸上覆丸下。 此湖自稱等溟渤,往往雙眸際窮髮。那知若木與扶桑,只在三吳一杯闊。 若論鄒衍大九州,更有諸天千日月。六合之外多可疑,君但快飲莫少稽。 側耳徐聽鳴天雞,西輪欲東東亦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公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位於湖心。
  • :山頂。
  • 東西兩輪對出沒:指太陽和月亮同時出現在天空的兩邊。
  • 紫金:指月亮。
  • 羲和:古代神話中的日神。
  • 六螭:六條龍,古代神話中拉太陽車的六條龍。
  • 霞使雲君:指雲霞,比喻雲彩。
  • 金支翠旗:形容雲霞的色彩斑斕。
  • 艴奕:光彩奪目的樣子。
  • 少選:不久。
  • 際空起:從天際升起。
  • 餘光如練俄如綺:餘暉像練綢一樣,很快又像綺羅。
  • 火齊鏡:古代傳說中的寶鏡。
  • 水晶宮:比喻湖水清澈如水晶宮殿。
  • 赤烏白兔:指太陽和月亮。
  • 搏弄:玩弄,比喻觀賞。
  • 千古萬古:極言時間之長。
  • 匹如:如同。
  • 宜僚:古代傳說中能玩弄日月的人。
  • 丸上覆丸下:比喻日月交替升落。
  • 溟渤:大海。
  • 雙眸際窮髮:眼睛能看到的極限。
  • 若木與扶桑:古代神話中的兩棵神樹,分別代表日落和日出的地方。
  • 三吳:指江南地區。
  • 鄒衍大九州:古代地理學家鄒衍提出的九州理論。
  • 六合之外:指宇宙之外。
  • :停留。
  • 天雞:神話中的鳥,能報曉。

翻譯

我登上石公山,山頂位於湖心。東西兩邊,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和落下,東邊的太陽金黃,西邊的月亮紫金。 紫色的月亮緩緩劃破天際,羲和揮鞭讓六條龍停息。雲霞彷彿是雲君的隨從,金色的枝條和翠綠的旗幟光彩奪目。 不久,東邊的太陽從天際升起,萬頃波濤似乎都要被它衝散。它漸漸從鉤形變爲環形,餘暉先是像練綢,很快又像綺羅。 我舉杯飲酒,酒杯未空,五彩的光芒在其中閃爍。半山腰的火齊鏡已經收起,千家萬戶仍然沉浸在水晶宮般的湖光中。 我笑着說,這兩個輪子,裏面藏着太陽和月亮,玩弄着千古萬古。今晚它們落入我的手中,就像宜僚能玩弄丸子一樣,上下翻飛。 此湖自稱與大海相等,我的眼睛能看到極限。哪裏知道若木和扶桑,只在江南一杯水的距離。 若論鄒衍的大九州理論,更有無數的日月在其他天體。宇宙之外的事情多有可疑,你只需暢飲不必停留。 側耳傾聽,天雞正在鳴叫,西邊的月亮即將東昇,東邊的太陽也將西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石公山頂觀賞日出月落的壯麗景象,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元素,將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巧妙結合,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無限遐想。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誇張手法,如「金支翠旗光艴奕」、「餘光如練俄如綺」等,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日月交替的美麗畫面。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宇宙奧祕的思考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體現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與哲理相結合的詩學理念。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