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範君視事三日即出泰安過萊海還齎表而北賦此贈之
範叔倜儻士,南州多令聲。
忽如阮陳留,騎驢向東平。
飲酒僅三日,翩然朝玉京。
昨聞太嶽來,呼吸通神明。
題詩丈人石,萬象俱崢嶸。
東遊觀萊海,海水殊淺清。
中有貫月槎,乘之汎蓬瀛。
天門爲君闢,河鼓扶道迎。
莫採白榆錢,人間失歲星。
水擊九萬里,倘其念南溟。
尺鴳在衡藩,棲棲竟何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參議:古代官職名,參與議事。
- 範君:指範叔,人名。
- 視事:指開始處理公務。
- 泰安:地名,今山東省泰安市。
- 萊海:指萊州灣,位於山東省。
- 齎表:攜帶奏章。
- 玉京:指京城。
- 太嶽:指泰山。
- 丈人石:泰山上的一塊石頭,傳說中丈人所化。
- 貫月槎:傳說中的仙舟。
- 汎蓬瀛:指仙境。
- 河鼓:古代神話中的星名,主管音樂。
- 白榆錢:傳說中的仙錢。
- 歲星:木星的古稱,也指年歲。
- 水擊九萬里:形容飛行極遠。
- 尺鴳:小鳥名。
- 衡藩:指衡山,五嶽之一。
翻譯
範叔是一個豪放不羈的士人,在南方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突然像阮籍一樣,騎着驢子前往東平。在東平飲酒僅三天,便飄然前往京城。他曾聽說泰山之巔可以呼吸到神明的氣息,於是在丈人石上題詩,萬象顯得格外雄偉。他東遊至萊州灣,海水清澈見底。海中有傳說中的貫月槎,乘之可泛舟於仙境蓬瀛。天門爲他敞開,河鼓星引導他前行。但請不要採摘白榆錢,那樣人間就會失去歲星。他如鵬鳥般水擊九萬里,或許會思念南方的溟海。而尺鴳這樣的小鳥,在衡山周圍忙碌着,究竟在追求什麼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範叔的豪放不羈和超凡脫俗的形象。通過對比範叔與阮籍、鵬鳥與尺鴳的不同境遇,表達了對於追求高遠理想與安於現狀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和自然景觀,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於自由與理想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