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海棠雙白頭爲王大參暘德七十壽

召伯蔽芾餘甘棠,詠歌千載流芬芳。今之王翁古召伯,三吳有棠僅十霜,其蔭已足籠丘岡。 上有一雙白頭鳥,相與宛轉啼春陽。問誰者圖吳周昉,擬借詩史獻壽昌。 此物雖微感星氣,不與凡鳥同摧藏。百舌能見讒,要自非我匹。 鳳皇故自尊,竹實非我食。安期東海棗已丹,王母西池桃更碧。 白頭鳥,不足招,召伯之棠,不足栽。王翁兮王翁,且偕樊夫人,共登暘湖之上,超然拍手呼鸞叩月窟,是時金粟叢叢開。 桂漿吸罷不飢渴,攬轡下儀婁江隈。婁江父老俱白頭,依依棠樹傍,跪稱萬年杯。 王翁不樂胡爲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召伯蔽芾餘甘棠:召伯,古代賢臣;蔽芾,樹木茂盛的樣子;餘甘棠,指召伯所植的甘棠樹。
  • 三吳: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
  • 摧藏:摧殘,毀滅。
  • 安期東海棗已丹:安期,傳說中的仙人;東海棗,傳說中的仙果。
  • 王母西池桃更碧:王母,西王母,神話中的女神;西池,指王母的瑤池;桃,指仙桃。
  • 超然拍手呼鸞叩月窟:超然,超脫世俗;拍手呼鸞,形容仙人駕鸞的情景;月窟,月宮。
  • 金粟:指桂花。
  • 攬轡下儀婁江隈:攬轡,握住馬繮;下儀,下馬;婁江隈,婁江的彎曲處。

翻譯

召伯的甘棠樹茂盛,千年的歌詠流傳着芬芳。今天的王翁如同古代的召伯,在三吳之地種下甘棠已有十年,其樹蔭足以籠罩山丘。

樹上有一對白頭鳥,相互婉轉地啼鳴在春陽之中。問是誰畫的這幅畫,是吳周昉,他借用詩史來獻上壽辰的祝福。

這白頭鳥雖小,卻感應了星辰之氣,不與凡鳥一同遭受摧殘。百舌鳥雖能讒言,卻不是我的伴侶。鳳凰固然尊貴,但竹實並非我所食。

安期仙人的東海棗已經紅透,王母的西池桃更加碧綠。白頭鳥,不足以招來,召伯的甘棠,不足以栽種。王翁啊王翁,你將與樊夫人一起,登上暘湖之上,超脫世俗,拍手呼喚鸞鳥,叩響月宮之門,那時金粟般的桂花叢叢開放。

喝完桂漿,不再飢渴,握住馬繮下馬,在婁江的彎曲處。婁江的父老都已白髮蒼蒼,依依不捨地在甘棠樹旁,跪地舉杯,祝願萬年長壽。王翁,你爲何不快樂呢?

賞析

這首詩以召伯的甘棠樹和白頭鳥爲象徵,讚美了王翁的德行和長壽。詩中通過對白頭鳥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王翁高潔品格的敬仰。同時,詩中融入了仙境的元素,如安期仙人的棗、王母的桃,以及超脫世俗的想象,增添了詩歌的神祕色彩和超凡脫俗的意境。結尾處,詩人通過婁江父老的祝壽場景,展現了王翁受到的尊敬和愛戴,以及詩人對王翁長壽的祝願。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