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闕
石顯攻微文,忠言被巧詆。
如何久不敗,與帝相終始。
惜哉匡說詩,晚節終藿靡。
侵盜麗丹書,經術遂不齒。
後賢小其規,天權煽表裏。
九重開宸斷,八柄俄在已。
雖復加諸膝,委之若敝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顯:人名,此處指西漢時期的宦官石顯,以權謀私,陷害忠良。
- 攻微文:指石顯用微妙的言辭攻擊他人。
- 忠言:忠誠的建議或批評。
- 被巧詆:遭到巧妙詆譭。
- 終始:始終,一直。
- 匡說詩:指匡衡,西漢時期的文學家,曾任太子太傅,以解說《詩經》著稱。
- 藿靡:指草木凋零,比喻人的晚節不保。
- 侵盜:侵犯盜竊。
- 麗丹書:指珍貴的書籍,此處可能指匡衡的著作。
- 經術:經學和術數,泛指學問。
- 不齒:不值得一提,被輕視。
- 天權:天命所賦予的權力。
- 煽表裏:煽動內外,指權臣操縱朝政。
- 九重:指皇宮,比喻皇帝的居所。
- 宸斷:皇帝的決斷。
- 八柄:古代指皇帝用來駕馭臣下的八種手段,如爵、祿、廢、置等。
- 加諸膝:比喻親近寵愛。
- 敝屣:破舊的鞋子,比喻輕視或拋棄。
翻譯
石顯用微妙的言辭攻擊他人,忠誠的建議遭到巧妙詆譭。 爲何他長久不敗,與皇帝的統治始終相伴。 可惜匡衡解說《詩經》,晚年卻名譽掃地。 侵犯盜竊珍貴的書籍,學問因此被輕視。 後來的賢人對此小看,天命賦予的權力被內外操縱。 皇宮中皇帝做出決斷,八種駕馭臣下的手段迅速掌握在自己手中。 雖然被親近寵愛,卻如同破舊的鞋子一樣被輕易拋棄。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人物石顯和匡衡的描述,反映了明朝時期權臣操縱朝政、忠良被詆譭的社會現實。詩中,「石顯攻微文,忠言被巧詆」揭示了權臣的狡詐和忠良的無奈,「匡說詩,晚節終藿靡」則表達了詩人對忠良晚節不保的惋惜。後半部分通過「天權煽表裏」、「九重開宸斷」等句,進一步揭示了皇權的被操縱和皇帝決斷的無力,以及忠良被拋棄的悲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