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郊祀歌二十首練時日
天馬徠,來中國。超虛無,躡恍忽。天馬徠,歸有道。飛而黃,服餘皁。
天馬徠,誰攻爾。造不足,虞劉累。天馬徠,迅若禽。咈一竅,萬馬喑。
天馬徠,出陰山。六騾死,金人還。天馬徠,餘與女。踰昆崙,謁王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徠(lái):來到。
- 躡(niè):踏,踩。
- 恍忽:即「恍惚」,形容模糊不清,難以捉摸。
- 服餘皁:服從我,爲我所用。「皁」通「造」,指控制、駕馭。
- 攻:這裏指馴服、駕馭。
- 虞劉累:指古代傳說中的馴龍高手劉累,這裏比喻馴服天馬的人。
- 咈(fú):違背,不順從。
- 喑(yīn):沉默,不發聲。
- 六騾死:指匈奴的六匹神騾被殺死,象徵着匈奴的衰敗。
- 金人還:指匈奴的金人被漢軍奪回,象徵着漢朝的勝利。
- 踰(yú):越過,超過。
- 昆崙(lún):即崑崙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
- 謁(yè):拜見。
- 王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話中的女神。
翻譯
天馬來到中國,超越虛無,踏足於恍惚之間。天馬來到,歸於有道之人。飛翔如黃雲,爲我所駕馭。 天馬來到,誰能馴服你?若力量不足,可求助馴龍高手劉累。天馬來到,迅疾如禽鳥。若違背一竅,萬馬皆沉默。 天馬來到,從陰山而出。匈奴的六匹神騾已死,金人也被漢軍奪回。天馬來到,我與你同行。越過崑崙山,去拜見西王母。
賞析
這首作品以天馬爲題材,通過描繪天馬的神奇與力量,展現了其超凡脫俗的形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如劉累、六騾、金人、崑崙山和西王母等,構建了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神話世界。同時,通過對天馬的駕馭與馴服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於力量與自由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