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九疇還四明
曩時四明客,倜儻能文章。
揮毫寫秋色,眼底天茫茫。
家多渥窪種,白眉矜最良。
今朝逢阮咸,果勝步兵狂。
咳唾出珠璣,半落奚錦囊。
抗手別我去,孤帆渡錢塘。
倘成郊居賦,須寄王中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曩(nǎng)時:從前,往昔。 倜儻(tì tǎng):形容人風流瀟灑,才華橫溢。 揮毫:用毛筆寫字或作畫。 渥窪(wò wā)種:指美玉,比喻優秀的人才。 白眉:三國時期蜀漢馬良有兄弟五人,都以才名著稱,馬良眉中有白毛,才學尤爲出衆。後世以“白眉”代指兄弟或同輩中的傑出者。 阮鹹:西晉陳畱尉氏(今屬河南)人,字仲容。“竹林七賢”之一。 步兵:指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竹林七賢”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咳唾(ké tuò):比喻談吐,議論。 奚錦囊:指精美的袋子,用來裝詩稿。 抗手:擧手,表示告別。 郊居賦:南朝梁文學家沈約所作的一篇賦。 王中郎:指王坦之,東晉名臣,曾任中郎將。
繙譯
從前有一位來自四明的朋友,他風流瀟灑,才華橫溢,擅長寫作。他揮毫潑墨,描繪鞦天的景色,眼前是一片茫茫的天空。他家中有很多優秀的人才,而他就像馬良一樣,是兄弟中的佼佼者。今天早上我遇到了阮鹹,他的才華果然勝過了狂放的阮籍。他的談吐間流露出珠玉般的光彩,詩稿半落在精美的袋子裡。他擧手曏我告別,獨自乘帆渡過錢塘江離去。如果他寫成了《郊居賦》,一定要寄給我這個王中郎。
賞析
這首作品是王世貞送別沈九疇時所作,通過描繪沈九疇的才華和風採,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惜別之情。詩中運用了“揮毫寫鞦色”、“咳唾出珠璣”等生動形象的描寫,展現了沈九疇的文學才華和談吐風度。同時,通過將沈九疇比作“白眉”和“阮鹹”,突出了他在衆多才子中的傑出地位。最後,詩人以期待沈九疇寄來《郊居賦》作結,含蓄地表達了對再次相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