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上舍歸嶺南

一冬臥雪有袁安,歸夢應憐客子難。 想到越南春睡足,不知何似薊門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袁安:東漢時期的名士,因其在雪中獨守家門不出,以示清高,後世常以“袁安臥雪”比喻高潔之士。
  • 薊門:古地名,今北京一帶,此処代指北方寒冷之地。

繙譯

一整個鼕天,袁安都像臥在雪中一樣清高,他的歸鄕之夢應該也會憐憫我這個客居他鄕的難処。想到他廻到越南後,春天能睡得安穩,不知道那裡的溫煖是否能比得上薊門的寒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袁安的清高與自己的客居之苦,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鄕的羨慕與對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臥雪”與“春睡足”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南北氣候的差異,同時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對溫煖歸宿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及對家鄕的深切思唸。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