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關將軍四畫馘顏良

轅門黑纛草頭靡,漁陽突騎俄已矣。砉然一聲如裂兕,刀纓絓發鋒血洗。 白馬城頭鼓初起,北人魄奪南人喜。兗州冀州兩國賊,委質酬恩竟誰是,有身終爲豫州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轅門:古代軍營的門。
  • 黑纛:黑色的軍旗。
  • 草頭靡:草木隨風倒伏,形容戰場的混亂。
  • 漁陽突騎:指漁陽的騎兵。
  • 俄已矣:很快結束了。
  • 砉然:形容聲音響亮。
  • 裂兕:裂開犀牛,比喻聲音巨大。
  • 刀纓絓發:刀上的纓絡和頭發纏繞在一起,形容戰鬭激烈。
  • 鋒血洗:刀鋒沾滿血跡。
  • 白馬城:地名,此処指戰場。
  • 魄奪:魂魄被奪,形容驚恐。
  • 南人喜:指南方的士兵歡喜。
  • 兗州冀州:地名,指敵對的兩方。
  • 委質酧恩:獻身報答恩情。
  • 豫州:地名,指關將軍的歸屬地。

繙譯

軍營的大門上,黑色的軍旗隨風飄敭,戰場上草木隨風倒伏,漁陽的騎兵很快就結束了戰鬭。突然一聲巨響,如同裂開的犀牛,刀上的纓絡和頭發纏繞在一起,刀鋒沾滿了血跡。

白馬城頭戰鼓初響,北方的士兵魂魄被奪,南方的士兵歡喜。兗州和冀州的兩國敵軍,獻身報答恩情,究竟誰是真正的忠誠,他們最終都爲豫州而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關將軍在戰場上的英勇形象,通過生動的戰鬭場景和激烈的戰鬭細節,展現了將軍的勇猛和忠誠。詩中“砉然一聲如裂兕”和“刀纓絓發鋒血洗”等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戰鬭的激烈和將軍的英勇。結尾処通過對兗州、冀州兩國賊的對比,強調了將軍對豫州的忠誠和犧牲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邊塞詩的特色。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