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溪
微波皺綠回輕風,溪流直與南湖通。
人家兩岸幾興廢,鷗影蕭蕭夕照中。
孤橈欲發臨溪口,澹煙寂歷明疏柳。
水清月落正愁人,鐘鳴況是僧歸後。
芙蓉隔溪千里多,白雲滿窗生薜蘿。
櫓聲咿?剪寒月,去去其如離思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梁溪:地名,在今江蘇省無錫市。
- 微波皺綠:形容水波輕輕盪漾,波光粼粼。
- 回輕風:輕風迴旋。
- 南湖:地名,與梁溪相連的湖泊。
- 鷗影蕭蕭:鷗鳥的影子在風中搖曳。
- 孤橈:孤舟。
- 澹煙:淡淡的煙霧。
- 寂歷:寂靜無聲。
- 疏柳:稀疏的柳樹。
- 水清月落:清澈的水面上月亮落下。
- 鐘鳴:寺廟的鐘聲。
- 芙蓉:荷花。
- 薜蘿:一種蔓生植物。
- 櫓聲咿?:櫓划水聲,形容船行聲。
- 剪寒月:形容月光如剪刀般冷冽。
- 離思:離別的思念。
翻譯
微波輕輕盪漾,綠波迴旋着輕風,溪流與南湖直接相連。 兩岸人家歷經幾度興衰,鷗鳥的影子在夕陽中搖曳。 孤舟即將出發,停在溪口,淡淡的煙霧中,稀疏的柳樹顯得格外明亮。 水清月落,正是愁人的時刻,寺廟的鐘聲響起,僧人歸去後更顯寂靜。 荷花隔着溪流,千里之外,白雲滿窗,生出薜蘿。 櫓聲劃破寒月,船行聲中,離別的思念如影隨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梁溪傍晚的景色,通過微波、輕風、溪流等自然元素,以及人家、鷗影、孤舟等人文景象,構建出一幅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畫面。詩中「水清月落正愁人」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結合,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深深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詩人王達對自然與人文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