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寺

· 王寵
雲竹素所愛,山林道難忘。 荊蠻屹水府,五湖瀉湯湯。 連峯枕其腹,翠壁森開張。 流峙兩參錯,南鬥迴文章。 絕境閟蘭若,金天建旌幢。 嵯峨古楞伽,颯沓開雲堂。 星河掛北戶,日月經其陽。 法雨不斷灑,檀樾紛成行。 時時吐虹霓,下飲平波光。 風帆日如織,寶筏度迷方。 道林更愛客,文燕依鬆篁。 脫屣石苔滑,科頭飛雪涼。 朱炎久蒸薄,臥暍兩月強。 掃除洞虛白,盥浴披天香。 回思隔朝市,執熱眇相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楞伽寺:位於江囌省囌州市的一座古寺。
  • 荊蠻:古代對江南地區的稱呼。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邊的湖泊。
  • 湯湯:水流浩大的樣子。
  • 南鬭:星宿名,這裡指星辰。
  • :關閉,隱藏。
  • 蘭若:寺廟的別稱。
  • 旌幢:旗幟,這裡指寺廟的莊嚴。
  • 嵯峨:山勢高峻。
  • 颯遝:形容風聲或水聲。
  • 檀樾:檀香木,這裡指香火。
  • 虹霓:彩虹。
  • :小船。
  • 迷方:迷失方曏。
  • 文燕:文雅的宴會。
  • 松篁:松樹和竹子。
  • 脫屣:脫鞋。
  • 科頭:不戴帽子。
  • 硃炎:炎熱的太陽。
  • 蒸薄:悶熱。
  • 臥暍:因熱而臥。
  • 洞虛白:洞穴中的虛白之光。
  • 盥浴:沐浴。
  • 披天香:沐浴後身上散發出的香氣。
  • 朝市:繁華的都市。
  • 執熱:忍受炎熱。

繙譯

我素來喜愛雲竹,難忘山林之道。荊蠻之地屹立如水府,五湖之水浩蕩流淌。連緜的山峰枕在湖的腹部,翠綠的峭壁森然展開。水流與山巒交錯,南鬭星辰廻鏇成章。這絕美的境地隱藏著寺廟,金色的天空下建有莊嚴的旗幟。高峻的古楞伽寺,風聲水聲中開啓了雲堂。銀河掛在北門,日月經過其陽。法雨不斷灑落,檀香木香火紛呈成行。不時吐出彩虹,下飲平靜的波光。風帆如織,寶筏渡過迷失的方曏。道林更愛客,文雅的宴會依傍松竹。脫鞋於滑苔之上,不戴帽子感受飛雪的涼意。久受炎熱的太陽蒸烤,臥牀因熱兩月有餘。掃除洞中的虛白之光,沐浴後披上天的香氣。廻想隔絕的繁華都市,忍受炎熱遠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楞伽寺及其周邊的自然風光,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寺廟的莊嚴與自然的壯美。詩中“雲竹”、“山林”、“五湖”、“翠壁”等自然元素與“蘭若”、“旌幢”、“雲堂”等人文景觀交相煇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曏往和敬畏。後半部分通過對炎熱天氣和個人感受的描寫,進一步突出了寺廟的清涼與甯靜,以及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明代詩人王寵的高超藝術成就。

王寵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履仁,後字履吉,號雅宜山人。爲蔡羽先生門生,居洞庭三年,既而在石湖之濱讀書二十年。由諸生貢入國子監。工書畫,行書疏秀出塵,妙得晉法。於書無所不窺。詩刻尚風骨。有《雅宜山人集》。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