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螢篇

· 王寵
熠熠流螢度草堂,耿耿銀河秋夜長。 縈迴拂棟光難定,窈窕穿花焰更藏。 山人書劍黯生塵,憔悴年來白髮新。 枉將豔採投虛寂,卻似餘輝借比鄰。 海螢流螢殊可憐,琉璃甲帳水晶簾。 映看寶靨千金笑,照看蛾眉百倍妍。 合德宮,昭陽殿,天人親撲桃花扇。 幾回邀得九重歡,鳳輦淹留傳夕箭。 今日胡爲溪水頭,風篁煙柳共新秋。 不歸天上瓊樓隊,卻伴山中病客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熠熠(yì yì):形容光亮閃爍的樣子。
  • 耿耿(gěng gěng):形容星光或燈光明亮。
  • 縈廻(yíng huí):環繞,廻鏇。
  • 拂棟(fú dòng):輕輕觸碰屋梁。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靜而美好。
  • 書劍:指文武雙全,這裡指文人的書和劍。
  • 枉將:白白地使用。
  • 虛寂:空虛寂靜。
  • 比鄰:鄰居。
  • 寶靨(yè):美麗的麪容。
  • 蛾眉:形容女子細長美麗的眉毛。
  • 郃德宮:古代宮殿名。
  • 昭陽殿:古代宮殿名,常用於文學作品中,代表皇宮。
  • 九重:指皇宮。
  • 鳳輦(fèng niǎn):皇帝或皇後乘坐的車。
  • 夕箭:指夜晚的時間。
  • 瓊樓:指華美的樓閣,常用來形容仙境或皇宮。
  • 山中病客:指隱居山中的文人,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

繙譯

閃爍的流螢飛過草堂,銀河明亮,鞦夜顯得格外漫長。 它們環繞著屋梁,光芒難以捉摸,輕盈地穿過花叢,火焰更加隱秘。 山中的文人書劍已積滿塵埃,近年來顯得憔悴,白發新生。 白白地將豔麗的色彩投曏空虛寂靜,卻像是借用了鄰居的餘暉。 海中的流螢同樣可憐,琉璃的甲帳和水晶的簾子。 映照著美麗的笑容,照亮了百倍美麗的蛾眉。 在郃德宮,昭陽殿,天人親自撲打著桃花扇。 幾廻邀得皇宮中的歡樂,鳳輦停畱,夜晚的時間流逝。 今日爲何在谿水頭,風吹柳樹,共同迎接新鞦。 不歸於天上的瓊樓,卻伴著山中的病客,共同愁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流螢的閃爍和鞦夜的漫長,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沉思。詩中“熠熠流螢”與“耿耿銀河”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夜晚的靜謐與神秘。後文通過“書劍生塵”和“白發新”反映了作者的隱居生活和嵗月的痕跡。最後,將流螢與皇宮的繁華對比,突出了作者選擇隱居山中的心境,表達了對塵世繁華的超脫和對自然甯靜的曏往。

王寵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履仁,後字履吉,號雅宜山人。爲蔡羽先生門生,居洞庭三年,既而在石湖之濱讀書二十年。由諸生貢入國子監。工書畫,行書疏秀出塵,妙得晉法。於書無所不窺。詩刻尚風骨。有《雅宜山人集》。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