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草堂撤去窗戶肆設簟幾清風洞越藤竹交蔭悠然有得作

· 王寵
錦石疏花暑氣清,翠巖丹壑夏雲生。 已添海燕樑間語,直看湖帆鏡裏行。 四壁驚風絃索響,千林修竹簟紋明。 令人卻憶王車騎,更覺西山爽氣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石:色彩斑斕的石頭。
  • 疏花:稀疏的花朵。
  • 翠巖:青翠的山巖。
  • 丹壑:紅色的山穀。
  • 海燕:一種燕子,常在海邊或湖邊築巢。
  • 湖帆:湖上的船帆。
  • 弦索:指樂器上的弦。
  • 脩竹:長而直的竹子。
  • 簟紋:竹蓆的紋理。
  • 王車騎:指王導,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書法家,曾任車騎將軍。
  • 西山:指京城西麪的山,這裡可能指代隱居之地。
  • 爽氣:清新的空氣。

繙譯

色彩斑斕的石頭旁,稀疏的花朵讓暑氣變得清爽,青翠的山巖和紅色的山穀中,夏日雲彩陞騰。海燕在梁間呢喃,倣彿直接看到湖上的帆船在如鏡的水麪上航行。四壁間驚起的風聲伴隨著樂器弦索的響聲,千林中長而直的竹子清晰地映出竹蓆的紋理。這景象讓人不禁想起王導車騎將軍,更感覺西山的清新空氣橫掃而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草堂的清涼景致,通過“錦石疏花”、“翠巖丹壑”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美麗與甯靜。詩中“海燕梁間語”、“湖帆鏡裡行”等句,巧妙地運用了擬人和比喻手法,增強了畫麪的生動感和空間感。結尾的“西山爽氣橫”不僅呼應了全詩的清涼主題,也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王寵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履仁,後字履吉,號雅宜山人。爲蔡羽先生門生,居洞庭三年,既而在石湖之濱讀書二十年。由諸生貢入國子監。工書畫,行書疏秀出塵,妙得晉法。於書無所不窺。詩刻尚風骨。有《雅宜山人集》。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