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世泰容吾拙,官閒似隱居。 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餘。 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世泰:社會安定。
  • 容吾拙:容忍我的笨拙。
  • 官閑:官職清閑。
  • 隱居:退隱居住。
  • 苦吟:辛苦地吟詠,指作詩。
  • 遲得句:慢慢得到詩句。
  • 倦讀:疲倦地閲讀。
  • 臥看書:躺著看書。
  • 憑闌:依靠欄杆。
  • 退食:飯後。
  • 老親:指父母。
  • 更健:更加健康。
  • 雙魚:指書信,古代書信常用雙魚形狀的封套。

繙譯

在這個社會安定的時代,我的笨拙得到了容忍,我的官職清閑,倣彿過著隱居的生活。我辛苦地吟詠詩歌,慢慢得到滿意的詩句,疲倦時就躺著閲讀書籍。山的美景在欄杆之外,花香在飯後依然彌漫。我的父母身躰更加健康,他們從千裡之外寄來了書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夏日樓居的閑適生活,通過“苦吟”、“倦讀”等詞語,展現了作者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求。詩中“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餘”一句,以自然景色爲背景,增添了詩意的甯靜與恬淡。結尾提到父母的健康和遠方的書信,流露出作者對家人的思唸和關懷,使得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

王九思

明代文學家,字敬夫,號渼陂。漢族,陝西鄠縣(今戶縣)人。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進士。選爲庶吉士,後授檢討。其間,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等人陸續來北京,相聚講論,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史稱"前七子"。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調爲吏部文選主事,年內由員外郎再升郎中。王九思曾任翰林院檢討、吏部郎中。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與劉瑾爲陝西同鄉,被名列瑾黨,降爲壽州同知。以詩文名列“前七子”。所著有詩文集《渼陂集》、雜劇《沽酒遊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樂府》、《碧山續稿》、《碧山新稿》等。 ► 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