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西蕃使

使出鳳皇池,京師陽春晚。 聖朝尚邊策,詔諭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搖心上林苑。 種落踰青羌,關山度赤阪。 疆場及無事,雅歌而餐飯。 寧獨錫和戎,更當封定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鳳皇池:指中書省,唐代中央政府機構。
  • 京師:指首都長安。
  • 陽春:溫暖的春天。
  • 聖朝:對當時朝廷的尊稱。
  • 尚邊策:重視邊疆政策。
  • 詔諭: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 兵戈偃:停止戰爭。
  • 拜手:古代一種禮節,雙手合十舉至胸前。
  • 明光殿:唐代皇宮中的一座宮殿。
  • 搖心:心中不安。
  • 上林苑:唐代皇家園林。
  • 種落:部落或民族。
  • 踰青羌:越過青羌地區,青羌指西部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
  • 赤阪:紅色的山坡,這裏指邊疆的險要之地。
  • 疆場:戰場。
  • 雅歌:高雅的歌曲。
  • 錫和戎:賜予和平,戎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封定遠:封賞遠方的功臣,定遠是古代對邊疆功臣的一種封號。

翻譯

使者從鳳皇池出發,京城的春天已經溫暖如春。 朝廷重視邊疆政策,皇帝下令停止戰爭。 在明光殿行禮,心中不安地前往上林苑。 穿越青羌的部落,越過赤阪的關山。 戰場終於平靜無事,高雅的歌曲伴隨着餐飯。 不僅僅是爲了賜予和平,更應當封賞遠方的功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使者前往西蕃的情景,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邊疆穩定的重視。詩中通過「鳳皇池」、「明光殿」等皇家元素,展現了朝廷的威嚴與尊貴。同時,「兵戈偃」、「疆場及無事」等詞句,傳達了和平的願望。最後,「寧獨錫和戎,更當封定遠」則體現了對邊疆功臣的賞識和封賞,彰顯了朝廷對邊疆穩定的重視和對功臣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唐代的外交政策,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和平願望。

杜審言

杜審言

杜審言,字必簡,唐朝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後遷居河南鞏縣,官修文館直學士。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峯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爲“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杜審言詩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