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溝柳

律到御溝春,溝邊柳色新。 細籠穿禁水,輕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聖澤勻。 谷鶯棲未穩,宮女畫難真。 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 如何帝城裏,先得覆龍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禦溝:皇宮中的水溝。
  • :指季節的槼律。
  •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聖澤:皇帝的恩澤。
  • 穀鶯:山穀中的黃鶯。
  • 宮女:宮中的女官或侍女。
  • 楚國:指楚地,古代的一個國家。
  • 隋堤:隋朝脩建的堤岸。
  • 龍津:指皇宮中的水道。

繙譯

隨著春天的到來,禦溝邊的柳樹換上了新綠。 細長的柳枝穿過禁宮的水麪,輕輕拂過朝見皇帝的人們。 日光漸近,春光明媚,天空低垂,皇帝的恩澤均勻灑落。 山穀中的黃鶯還未安穩棲息,宮女的妝容難以描繪其真實之美。 楚地的波浪空自搖曳,隋堤上的塵埃暗自惹起。 爲何在這帝都之中,柳樹能率先覆蓋皇宮的水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禦溝邊柳樹的生機與皇宮的景象。詩中,“細籠穿禁水,輕拂入朝人”生動地表現了柳枝輕柔的動態,與皇宮的靜謐形成對比。後句通過“穀鶯棲未穩,宮女畫難真”進一步以自然與人文的對比,展現了春日的生動與宮廷的神秘。結尾的“如何帝城裡,先得覆龍津”則帶有哲思,暗示了柳樹在皇宮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自然與皇權的微妙關系。

杜荀鶴

杜荀鶴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人。晚唐詩人。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稱杜十五。幼好學。四十六歲才中進士。五代梁太祖(朱溫)時,授員外郎、知制誥;最後任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恃強胡爲。工於詩,有“風暖鳥聲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風集》三卷,顧云爲之序,“其壯語大言,則決起逸發,可以左攬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杜荀鶴體”。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