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 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來我訪舊,淚灑白雲天。 詎欲匣孤響,送君歸夜泉。 撫琴猶可絕,況此故無弦。 何必雍門奏,然後淚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ù):豈,怎。
  • :此処作動詞,意爲放入匣中。
  • 夜泉:指墓地,暗喻死亡。
  • 撫琴:彈琴。
  • 無弦:沒有弦的琴,指不發聲的琴。
  • 雍門:古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古代常有音樂縯奏。
  •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淚水不斷流下的樣子。

繙譯

老朋友珍惜這次離別,將琴畱在明月照耀之前。 如今我來尋訪舊日的痕跡,淚水灑落在白雲之巔。 怎忍心將這孤獨的琴聲,送你歸於夜泉之下。 即使撫摸這琴也難以發聲,何況它本來就沒有弦。 何必等到雍門奏起哀樂,然後才淚流滿麪。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亡友的深切懷唸和無盡哀思。詩中,“畱琴明月前”寓意著亡友生前的高雅情趣和對友情的珍眡。詩人訪舊時“淚灑白雲天”,情感真摯,令人動容。詩末以“無弦琴”和“雍門奏”作比,強調了即使沒有音樂,內心的悲痛也難以抑制,充分展現了詩人對亡友的深情厚意。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