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爲儒自愧已多年,文賦歌詩路不專。 肯信披沙難見寶,只憐苫草易成編。 燕昭寤寐常求駿,郭隗尋思未是賢。 且固初心希一試,箭穿正鵠豈無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賦:指文學作品。
  • 歌詩:詩歌。
  • 路不專:指在文學創作上不夠專注或不夠專業。
  • 披沙:比喻從衆多事物中篩選出精華。
  • 苫草:指粗糙的草料,比喻粗糙的作品。
  • 成編:編纂成書。
  • 燕昭:指戰國時期的燕昭王,以賢明著稱。
  • 寤寐:醒著和睡著,形容非常渴望。
  • 求駿:尋找良馬,比喻尋求賢才。
  • 郭隗:戰國時期的賢士,燕昭王曾曏他求教。
  • 未是賢:不是真正的賢人。
  • 初心:最初的心願或志曏。
  • 希一試:希望嘗試一次。
  • 箭穿正鵠:箭射中靶心,比喻能夠達到目標。
  • 豈無緣:怎麽可能沒有緣分或機會。

繙譯

我作爲儒者已經自愧多年,文學創作的道路上我竝不專業。 深知從衆多作品中篩選出精華之難,衹可惜粗糙的作品容易編纂成書。 燕昭王日夜渴望尋找賢才,而郭隗思考後認爲自己竝非真正的賢人。 我仍堅守初心,希望有機會一試,箭射中靶心,怎能說沒有緣分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自省與期望。詩中,“爲儒自愧已多年”一句,既顯示了作者的謙遜,也反映了他對文學創作的自我要求。通過“披沙難見寶”與“苫草易成編”的對比,作者深刻地指出了文學創作中精華與粗糙的差異。後兩句則借用歷史典故,表達了自己雖非頂尖賢才,但仍懷揣初心,渴望有機會証明自己的決心和信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文學和自我價值的深刻思考。

李鹹用

李鹹用

李鹹用,唐,生卒年不詳。族望隴西(今甘肅臨洮)。習儒業,久不第,曾應闢爲推官。因唐末亂離,仕途不達,遂寓居廬山等地。生平事蹟散見宋楊萬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唐才子傳》卷一〇《殷文圭》附。鹹用工詩,尤擅樂府、律詩。所作多憂亂失意之詞。爲善寫“徵人悽苦之情”,有“國風之遺音,江左之異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則詆爲“氣格卑下”(《唐才子傳》)。與修睦、來鵬等有交誼,時有唱酬。作詩頗多,《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披沙集》6卷。《全唐詩》存詩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