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秋日登庾樓

蘭摧菊暗不勝秋,倚著高樓思莫收。 六代風光無問處,九條煙水但凝愁。 誰能百歲長閒去,秪個孤帆豈自由。 欲學仲宣知是否,臂弓腰劍逐時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摧菊暗:指秋天到來,蘭花凋謝,菊花也顯得暗淡無光。
  • 六代:指歷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個朝代,即東吳、東晉、宋、齊、梁、陳。
  • 九條煙水:形容江面上的煙霧和水波。
  • 秪個:只是。
  • 仲宣:即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有「仲宣樓」的典故,此處指王粲的《登樓賦》。
  • 臂弓腰劍:形容武士的裝備,臂上掛弓,腰間佩劍。

翻譯

蘭花凋謝,菊花暗淡,秋意濃烈得讓人難以承受,我倚着高樓,思緒萬千,難以收拾。 六朝的風光已無處可尋,只有江面上煙霧繚繞,水波盪漾,凝聚着無盡的愁思。 誰能長命百歲,悠閒地度過一生?只是獨自駕着孤帆,又怎能感到自由? 想要學習仲宣那樣登樓賦詩,是否可行?我臂上掛着弓,腰間佩着劍,隨着時代的潮流前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對蘭摧菊暗、六代風光、九條煙水等意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誰能百歲長閒去」一句,道出了詩人對長壽與自由的嚮往,而「欲學仲宣知是否」則體現了詩人對文學創作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時代的深刻思考。

李鹹用

李鹹用

李鹹用,唐,生卒年不詳。族望隴西(今甘肅臨洮)。習儒業,久不第,曾應闢爲推官。因唐末亂離,仕途不達,遂寓居廬山等地。生平事蹟散見宋楊萬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唐才子傳》卷一〇《殷文圭》附。鹹用工詩,尤擅樂府、律詩。所作多憂亂失意之詞。爲善寫“徵人悽苦之情”,有“國風之遺音,江左之異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則詆爲“氣格卑下”(《唐才子傳》)。與修睦、來鵬等有交誼,時有唱酬。作詩頗多,《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披沙集》6卷。《全唐詩》存詩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