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杜宇:傳說中古代蜀國的帝王,因被臣子所害,死後化爲杜鵑鳥。
- 蜀門:指蜀國的門戶,這裡象征蜀地。
- 啣積恨:懷著深重的怨恨。
- 終古:自古以來,永遠。
- 吊殘魂:悼唸逝去的霛魂。
- 迷腸結:形容芳草茂盛,使人心情複襍。
- 染血痕:形容紅花鮮豔如血。
- 嗚咽:低聲哭泣。
繙譯
杜宇究竟有何冤屈,年複一年在蜀門前啼叫。 至今仍懷抱著深重的怨恨,自古以來都在悼唸那逝去的霛魂。 茂盛的芳草讓人心情複襍,鮮豔的紅花如同染上了血跡。 山川間盡是春天的色彩,但那低聲的哭泣又有誰來傾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杜鵑這一意象,抒發了對杜宇冤屈的同情與對歷史悲劇的哀悼。詩中,“杜宇竟何冤”一句,直接點明了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杜宇命運的關切。後文通過“啣積恨”、“吊殘魂”等詞語,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感。芳草與紅花,本是春天的美景,但在詩人筆下,卻帶上了悲涼的色彩,暗示了杜宇的悲劇命運。結尾的“嗚咽複誰論”,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種悲劇無人問津的無奈與悲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牧詩歌的沉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