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池州弄水亭
弄水亭前溪,颭灩翠綃舞。
綺席草芊芊,紫嵐峯伍伍。
螭蟠得形勢,翬飛如軒戶。
一鏡奩曲堤,萬丸跳猛雨。
檻前燕雁棲,枕上巴帆去。
叢筠侍修廊,密蕙媚幽圃。
杉樹碧爲幢,花駢紅作堵。
停樽遲晚月,咽咽上幽渚。
客舟耿孤燈,萬里人夜語。
漫流罥苔槎,飢鳧曬雪羽。
玄絲落鉤餌,冰鱗看吞吐。
斷霓天帔垂,狂燒漢旗怒。
曠朗半秋曉,蕭瑟好風露。
光潔疑可攬,欲以襟懷貯。
幽抱吟九歌,羈情思湘浦。
四時皆異狀,終日爲良遇。
小山浸石棱,撐舟入幽處。
孤歌倚桂巖,晚酒眠鬆塢。
紆餘帶竹村,蠶鄉足砧杵。
塍泉落環佩,畦苗差纂組。
風俗知所尚,豪強恥孤侮。
鄰喪不相舂,公租無詬負。
農時貴伏臘,簪瑱事禮賂。
鄉校富華禮,徵行產強弩。
不能自勉去,但愧來何暮。
故園漢上林,信美非吾土。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颭灩(zhǎn yàn):形容水波閃動的樣子。
- 綺席:華麗的席子。
- 芊芊(qiān qiān):形容草木茂盛。
- 紫嵐:紫色的山氣。
- 伍伍:形容山峯排列有序。
- 螭蟠(chī pán):傳說中的龍形生物,這裏形容山勢如龍。
- 翬飛(huī fēi):形容建築物的飛檐。
- 奩(lián):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
- 丸:這裏指雨滴。
- 檻(jiàn):欄杆。
- 筠(yún):竹子的青皮,這裏指竹子。
- 蕙:一種香草。
- 幢(chuáng):古代用作儀仗的旗幟。
- 駢(pián):並列,對偶。
- 遲:等待。
- 罥(juàn):懸掛。
- 鳧(fú):野鴨。
- 玄絲:黑色的絲線,這裏指釣魚線。
- 冰鱗:指魚。
- 霓:副虹,常與主虹一起出現。
- 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
- 曠朗:空曠明亮。
- 幽抱:內心深處的情感。
- 羈情:旅人的思鄉之情。
- 塍(chéng):田間的土埂。
- 環佩:古代衣帶上所繫的玉佩。
- 纂組(zuǎn zǔ):編織的帶子。
- 簪瑱(zān tiàn):古代用來固定髮髻的首飾。
- 徵行:出征。
- 弩(nǔ):一種利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
- 伏臘:古代的兩種祭祀。
翻譯
弄水亭前的溪水,波光閃爍,如同翠綠的絲綢在舞動。華麗的席子上草木茂盛,紫色的山氣中,山峯排列有序。山勢如龍,建築的飛檐如鳥翼展開。彎曲的堤岸像一面鏡子,雨滴如萬顆彈丸跳躍。欄杆前燕子和大雁棲息,枕頭上彷彿能看到巴蜀的帆船遠去。竹林環繞着長廊,密密的香草在幽靜的園圃中顯得格外迷人。杉樹像旗幟一樣挺立,花朵並列如牆。停下酒杯,等待晚上的月亮,聲音低沉地傳到幽靜的水邊。船上的旅客點亮孤燈,萬里之外的人在夜中交談。水流漫過掛着苔蘚的樹枝,飢餓的野鴨在曬着雪白的羽毛。黑色的釣魚線落下,看着魚兒吞吐。斷開的彩虹像天上的披肩垂下,狂野的火焰如同漢旗在憤怒。空曠明亮的秋晨,風露蕭瑟。光亮潔淨得彷彿可以擁抱,想要用胸懷來貯藏。內心深處吟唱着《九歌》,旅人的思鄉之情讓人想起湘水之濱。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象,整天都是美好的相遇。小山浸入石頭的棱角,撐船進入幽深之處。孤獨地唱歌依靠着桂樹,晚上的酒在松樹下的小屋裏喝。曲折的竹林環繞着村莊,蠶鄉里砧杵聲足。田埂上的泉水落下如環佩,田間的苗子交錯編織。風俗知道所崇尚的,豪強之人恥於孤立和侮辱。鄰居的喪事不相干擾,公共的租稅沒有責罵和負擔。農忙時節重視祭祀,佩戴首飾參與禮儀和賄賂。鄉校富於華麗的禮儀,征戰中產生強弩。不能自我勉勵離開,只是慚愧來得太晚。故園在漢水之上,雖然美麗但不是我的家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池州弄水亭周圍的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颭灩翠綃舞」、「螭蟠得形勢」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旅途的感慨,體現了杜牧詩歌中常見的懷舊與羈旅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杜牧詩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