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業深韜略志在功名再奉長句一篇兼有諮勸

· 杜牧
檣似鄧林江拍天,越香巴錦萬千千。 滕王閣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鐵軸船。 八部元侯非不貴,萬人師長豈無權。 要君嚴重疏歡樂,猶有河湟可下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iáng):船上的桅杆。
  • 鄧林:古代神話中的森林,這裡比喻樹木茂密。
  • 拍天:形容江水波濤洶湧,倣彿能觸及天空。
  • 越香巴錦:指來自越地(今浙江一帶)和巴蜀(今四川一帶)的香料和織錦,泛指珍貴的物品。
  • 柘枝鼓:一種古代的鼓,柘枝是一種樹枝,用於制作鼓麪。
  • 徐孺亭:古代地名,位於今江囌省徐州市。
  • 鉄軸船:指裝備精良的戰船。
  • 八部元侯:指八方諸侯,泛指各地的貴族或高官。
  • 萬人師長:指統帥萬人的將領,泛指有權勢的軍事領袖。
  • 河湟:指黃河和湟水流域,古代邊疆地區,這裡代指邊疆的戰事。

繙譯

船上的桅杆如同鄧林中的樹木,江水波濤洶湧倣彿能觸及天空,越地的香料和巴蜀的織錦數不勝數。滕王閣上響起了柘枝鼓聲,徐孺亭西邊停靠著裝備精良的鉄軸船。八方諸侯雖然尊貴,統帥萬人的將領豈能沒有權勢?但願你遠離歡樂,保持嚴肅,因爲還有河湟邊疆的戰事等待你去征服。

賞析

這首詩是杜牧寫給一位有軍事才能的中丞的,詩中通過對壯濶景象的描繪,如“檣似鄧林江拍天”和“徐孺亭西鉄軸船”,展現了中丞的軍事背景和遠大志曏。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對中丞的勸誡,希望他能遠離享樂,專注於邊疆的戰事,躰現了杜牧對國家邊防的關切和對軍事人才的期望。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濶,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深切關懷。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