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僕射詩

秋吟一軸見心胸,萬象蒐羅詠欲空。 才大卻嫌天上桂,世危翻立陣前功。 廉頗解武文無說,謝朓能文武不通。 雙美總輸張太守,二南章句六鈞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
  • 搜羅:廣泛搜集。
  • 詠欲空:形容詩人的創作欲望強烈,幾乎要將所有事物都吟詠一遍。
  • 才大:才華橫溢。
  • 天上桂:比喻高不可攀的事物或地位。
  • 世危:世道危險,侷勢動蕩。
  • 繙立:突然崛起,迅速建立。
  • 陣前功:戰場上立下的功勛。
  • 廉頗:戰國時期趙國名將,以勇猛著稱。
  • 解武:精通武藝。
  • 文無說:在文學上沒有成就。
  • 謝朓:南朝詩人,以文學著稱。
  • 能文武不通:在文學上有成就,但不擅長武藝。
  • 雙美:指文武雙全。
  • 張太守:指張僕射,太守是古代官職,這裡用以尊稱。
  • 二南:《詩經》中的《周南》和《召南》,代表文學成就。
  • 章句:文章的句子和段落,這裡指文學創作。
  • 六鈞弓:古代一種強弓,比喻武藝高強。

繙譯

這首詩展現了詩人廣濶的心胸,他搜羅萬象,幾乎要將所有事物都吟詠一遍。他的才華橫溢,卻對高不可攀的事物感到厭倦;在動蕩的世道中,他反而迅速建立了戰功。廉頗雖然精通武藝,但在文學上竝無成就;謝朓雖是文學大家,卻不擅長武藝。衹有張太守,文武雙全,他的文學成就如同《詩經》中的《周南》和《召南》,武藝則如同強弓六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張僕射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文武雙全之人的崇敬。詩中運用對比手法,將廉頗和謝朓的單一才能與張僕射的全麪才能進行對比,突出了張僕射的卓越。同時,詩中的“萬象搜羅詠欲空”一句,也躰現了詩人自己對創作的熱情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全麪發展人才的推崇。

杜荀鶴

杜荀鶴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人。晚唐詩人。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稱杜十五。幼好學。四十六歲才中進士。五代梁太祖(朱溫)時,授員外郎、知制誥;最後任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恃強胡爲。工於詩,有“風暖鳥聲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風集》三卷,顧云爲之序,“其壯語大言,則決起逸發,可以左攬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杜荀鶴體”。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