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嚴光:東漢時期的隱士,曾與光武帝劉秀同窗,後拒絕出仕,隱居垂釣。
- 越嶂:指越地的山峯。
- 丁字水:形容水流交匯成丁字形。
- 臘梅:一種冬季開花的梅花。
- 二年花:指臘梅花開兩年。
- 明時:指政治清明之時。
- 刀尺:比喻權衡、裁斷的能力。
- 幽處:幽靜的地方。
- 有涯:有限。
- 一壑風煙:指山谷中的風景和炊煙。
- 陽羨:地名,今江蘇宜興。
- 解龜:指辭官歸隱。
- 賒:遙遠。
翻譯
翠綠的山岩高達千尺,斜倚着溪流,這裏曾是嚴光隱居垂釣的地方。越地的山峯遠遠地分隔出丁字形的水流,臘梅在遲來的季節裏再次綻放,已是第二年的花朵。在政治清明的時代,你需要運用你的權衡能力,而在幽靜的田園中,我的生活是有限的。在陽羨的山谷中,風煙繚繞,我辭去官職歸隱,歸途並不遙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政治的疏離感。詩中,「翠巖」、「溪斜」、「嚴光」等意象共同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的隱逸氛圍。通過對「越嶂」、「丁字水」、「臘梅」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田園生活的渴望。後兩句則直接抒發了對政治生涯的厭倦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體現了詩人對個人生活選擇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