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元旦早朝詩二首

禁苑春光引直廬,日華高捧紫宸居。 風回輦道煙光繞,天應鉤陳法象舒。 鵷佩萬年瞻斗極,龍顏何日御簪裾。 小臣接跡夔龍後,願擬岡陵頌九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禁苑(jìn yuàn):皇宮;直廬(zhí lú):皇帝的宮殿;紫宸(zǐ chén):指皇帝;輦道(niǎn dào):古代皇帝乘坐的車道;鉤陳(gōu chén):指祭祀時的儀式;法象(fǎ xiàng):指祭祀時的法器;鵷佩(yuān pèi):古代官員佩戴的一種裝飾品;瞻鬥(zhān dǒu):指觀看北斗星;龍顏(lóng yán):指皇帝的容顏;御簪裾(yù zān jū):指皇帝的服飾;夔龍(kuí lóng):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岡陵(gāng líng):指陵墓;九如(jiǔ rú):指九重天。

翻譯

禁苑裏春天的陽光照耀着皇宮,陽光高高照耀着皇帝的宮殿。微風吹拂着輦道,煙光圍繞着,彷彿天空也在爲祭祀的儀式增添光彩。佩戴着鵷佩,仰望着北斗星,皇帝的容顏何時能再次佩戴御簪裾呢。我這個小臣願意效仿夔龍後裔,爲陵墓歌頌九重天的壯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旦早朝的盛況,以華麗的辭藻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莊嚴。詩人通過描寫禁苑裏的景象,表達了對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祭祀儀式的隆重和莊嚴。整首詩氣勢恢宏,寓意深遠,展現了古代朝廷的壯麗和莊嚴。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