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舍弟昌復訃

曾共過庭前,雙親獨爾憐。 亢宗徒齎志,閱世竟慳年。 忍割今生愛,難期再世緣。 永懷諸弟妺,三已在重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亢宗徒(kàng zōng tú):指古代的一個人名,亢宗徒。 賫(jī):攜帶。 慳(qiān):少,缺乏。 緣(yuán):因緣,機緣。

繙譯

聽說捨弟昌又去世了, 曾經一起在家前走過,父母衹有你一個人憐愛。 亢宗徒攜帶著志曏,看盡世間的貧乏嵗月。 忍著割捨今生的愛情,難以期待再次相遇的緣分。 永遠懷唸著諸多的弟妹,其中三人已經葬在墳墓之中。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聽到捨弟昌去世的消息後的感慨之情。詩中通過對亢宗徒的描述,表達了對逝去嵗月的廻憶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人在表達對捨弟的思唸之餘,也表達了對生命和緣分的深刻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親情和人生的感慨與思考。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