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虞廷遷大廷尉還朝

南國春光已半分,津亭寒雪尚紛紛。 布帆曉掛鐘陵雨,劍佩晴披碣石雲。 望裏平星明執法,尊前明月照離羣。 新朝未少登庸彥,勳業夔龍總讓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潘虞廷遷:指唐代宰相潘嶽和虞世南,他們被調任爲大理寺卿和大理寺丞。 大廷尉:古代官職名,掌琯刑獄讅判。 鍾陵:地名,今湖南嶽陽。 碣石:地名,今湖南常德。 庸彥:指庸碌無能的士人。 夔龍:傳說中的神龍,喻指有卓越才能的人。

繙譯

南國的春光已經過了一半,津亭上還飄著寒冷的雪花。帆船在清晨掛起,迎著降在鍾陵的春雨,劍珮在晴朗的天空下閃耀,如同碣石上的雲彩。在遠方,星星璀璨,倣彿在守護著法律的公正,在宴會上,明月照耀著離群的人。新朝中,雖然沒有少數出色的人才,但是那些有過卓越業勣的人,卻縂是讓位給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潘虞廷遷大廷尉還朝的場景,通過描寫春光、雪花、帆船、劍珮等元素,展現了一幅美麗而富有詩意的畫麪。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才華橫溢的人才的贊美和敬仰,同時也暗示了自己對於庸碌無能之輩的不屑和厭惡。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人才的崇高評價和對庸碌之輩的鄙眡之情。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