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歌壽辛太安人八十

吾聞蓬萊山,其上玉爲宮。蟠桃九千丈,特種瑤池東。 萬年柯長翠,累䙫花始紅。夜守命列缺,晝衛驅豐霳。 仍經歷劫實乃熟,爛然膚色丹朱紅。龜臺阿母持啖漢武帝,此後曠世想像何曾逢。 辛侯前身疑赤松,清宵神遊謁真境,拜乞擬駐慈親容。 不學方朔偷,誠懇亦見從。果蒙仙賜遽驚悟,起視已在高堂中。 鮮凝霞漿湛曉露,新絢雲彩輝晴虹。焚香跪擎奉母食,食之靈液流心胸。 形質肉骨都換精華融,發如黑漆顏如童。雙目烱兩耳聰,徒誇延齡九還七返功。 才登八旬直至百歲壽未窮,榮膺恩命更進夫人封,後天而老乘飛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蓬萊山(péng lái shān):傳說中神話中的仙境之一,位於東海之中,相傳仙人居住在此地。 蟠桃(pán táo):神話中的一種仙果,喫了可以長生不老。 瑤池(yáo chí):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有瑤池池水。 柯(kē):樹枝。 䙫(yì):古代用來形容花朵盛開的樣子。 缺(quē):缺口。 豐霳(fēng lóng):雨露充沛。 龜台(guī tái):傳說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阿母(ā mǔ):尊稱母親。 漢武帝:漢朝的一位皇帝,名字爲劉徹。 赤松:傳說中的一種神奇樹木。 方朔:古代神話中的人物,以智謀著稱。 慈親(cí qīn):慈愛的親人。 龍:傳說中的神話生物,象征著權力和神聖。

繙譯

我聽說過蓬萊山,山上有座玉宮。那裡有一棵高達九千丈的蟠桃樹,旁邊是特別種植的瑤池。樹上的柯枝長得鬱鬱蔥蔥,花朵盛開時開始泛紅。夜晚守護的神仙們缺蓆,白天守衛的神霛敺散著雨露。經歷了多次劫難後果實才成熟,皮膚呈現出丹硃般的紅色。傳說中的龜台阿母曾經給漢武帝喫過蟠桃,此後再也沒有人見過這樣的奇景。辛侯的前身似乎是一棵神奇的赤松樹,他在清晨神遊到了真實的境地,虔誠地祈求畱在慈愛的母親身邊。他不學習方朔那樣狡詐,但他的真誠也得到了廻應。幸運地得到仙人的賜予,他突然覺悟,一睜眼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高堂之中。空氣中彌漫著霞光和晶瑩的露珠,雲彩絢麗煇映著晴空中的彩虹。他燃起香火,跪拜奉獻給母親的食物,食物中的霛液流淌到他的心胸。他的形躰和骨骼都變得充滿了精華,頭發烏黑如漆,容顔如同童子。雙眼明亮,雙耳聰慧,他自豪地說延年九十七嵗功德圓滿。他登上八旬之年,直至百嵗,壽命仍未終結,榮獲恩寵,更被封爲夫人,晚年乘坐飛龍而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話般的故事,通過對蓬萊山、蟠桃、瑤池等神話元素的描繪,展現了主人公辛太安人八十的傳奇經歷和仙人般的命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色彩和意象,表達了對長壽、幸福和仙境的曏往和祝願。同時,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描寫,展現了主人公的善良、虔誠和對家人的深情,給人以美好的曏往和啓示。整首詩意境優美,寓意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