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並寄胡教授仲申

· 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盪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窪污各異奏,彯沙礜石鹹齊鳴。 靈功闔闢司至理,於喁徐疾緣天成。 孰言坱圠妙不測,兩間可配人爲靈。 戴首載趺上下位,布藏列府山河縈。 肺爲金官號鐘磬,發聲肇氣從孩嬰。 自茲人音極萬變,出無入有誠難名。 喑啞吒叱泄忿懥,嘯呼號噭攄幽情。 吻牙喉舌審清濁,徵羽宮商分重輕。 殊方雖假象胥譯,至道不與人僞並。 尼丘降神繼羣聖,因聲爲教文諸經。 研窮陽陰序政事,吟詠情性臻和平。 節文嚴謹名分正,假象植義昭天明。 玄景無言聖人代,建中立極綏羣萌。 奠安海嶽使效職,洗摩日月開重冥。 籟鳴機動孚應速,風聲所被來頻仍。 宋齊魯衛既霧滃,蔡陳秦楚尤雲蒸。 櫺嚌真瘦造閫粵,抵排卑論歸崇谹。 太和融盎盡沾丐,物無疵癘玄休凝。 杏壇跡蕪鐸聲遠,人鑿私智先先登。 鉤鉗捭闔勢傾軋,堅白同異時頠煒。 黃老玄虛涉溟涬,刑名慘覈紛崢嶸。 九家狂流不可遏,絕港強欲齊東瀛。 固雲偏盭或害教,尚騁所學爲驍騰。 狂秦以降逮劉氏,不翅枯響隨風行。 黃茅白葦墮一色,編貝聯珠誇九能。 班揚枚馬亦豪雋,竟溺下俗高難升。 六代駢枝與儷葉,氣澌辭顈猶驕矜。 更唐歷宋非不盛,律之六藝終難勝。 要知聲華有衰歇,以致學步多竛竮。 人文本爲載道具,次則紀事垂千齡。 雖其功用霄壤隔,不應澗水非淵冰。 璽書播告出丹鳳,兵檄馳布飛紅星。 金匱石室董狐筆,戎功駿烈燕然銘。 入室登歌侑廟樂,徇師能誓宣牲盟。 章疏補天非煉石,談辨保國逾長城。 沾潤自足配雲雨,和協更可同簫笙。 當其操觚欲鼓勇,收視返聽探玄精。 游魚中鉤曳深沚,巨獸投阱離叢坰。 斯須朝崖變夕谷,惚恍西海爲東陵。 精神所至萬物懾,橐籥亭毒縱復橫。 真醇魯邦見郜鼎,衝雅高辛陳五韺。 渾圓牘應振逸響,縟麗慎雀梳文翎。 嚴森五刑布秋肅,華澗百卉含春榮。 勁如韓彭將貔虎,仰揭斗柄麾欃槍。 豔如長楊較羽獵,蒙盾負羽驅鸞旌。 高排霄漢跨箕尾,呼噏沆瀣遊太清。 未幾直墜九淵底,察之無跡聞無聲。 幽入陰宮作鬼語,祕怪詼佹難爲聽。 割然大明赤於火,景曜所鑅流爲瓊。 似茲妙斡造化軸,可以小技相譏評。 金石雖堅有銷泐,文光亙古常晶熒。 但憂拙工不知變,欲就郊衢施鼎曈。 揖讓周還固有節,其如綿鳷非法程。 予從卯角業文史,意逞驍悍摧強勍。 上師姬孔爲察父,下視遷固猶諸兄。 嬰弓射侯在正鵠,路馬在御懸遊纓。 溫溫膩紋蟠結綠,燁燁寒電生青萍。 有時摛辭述帝霸,捷如屋上人建瓴。 注空直瀉絕留礙,不似潢潦爲泓渟。 應知敦本乃末豔,且吒彪外由中弸。 年來懲艾劇芒刺,流汗浹背顏交赬。 如何竄身伏槁壤,乃能抗志凌霄崢。 掞宮清廟須巨木,樑葩楚豔徒微馨。 譬之出聲有鉅細,大塊噫氣真鏗涘。 蛙鳴蟬噪雜鼓吹,入耳唯覺成耽嚶。 天人之間或有愧,何異冠服蒙狸狌。 遙江上月素珠吐,嘉樹弄景癡龍擎。 維時萬籟一時寂,耿耿銀河涵玉繩。 華川先生起我懶,搴衣踏月行空庭。 揚今榷古益慷慨,抽關啓鑰成攖寧。 先生文章正用世,殷盤周誥方爭衡。 知深固慊管鮑淺,交固未數金石貞。 念斯輾轉不成寐,吟聲在吻號蒼蠅。 酸寒固或類貞曜,跅弛未必卑韓翃。 故人守官在姑蔑,學林老虎文淵鯨。 三年不見志紆鬱,夢魂時逐晨風徵。 何時共宿若今夕,重把肝膽殷勤傾。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