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辭四首 其二 静室二首

· 宋濂
静室似僧廬,絶與黄塵隔。 引雀喜留黍,惜苔懶穿屐。 有時倚幽軒,情境一何寂。 只有巗華飛,隨風亦無迹。 明月出東山,照見西林明。 龍蛇布滿地,欲步還自驚。 試問夜何其,鳥喧自知更。 誰探千載意,寂黙乃其情。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