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

· 宋濂
憶昔遊虎林,年壯已非冠。 旅食嘆酸辛,敢望諸侯傳。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甘從原思貧,恥學毛遂薦。 薢茩丹丘生,文采超衆彥。 精魄更蔚龐,雛展垂天翰。 每逢羅浮春,含笑解貂換。 列飲杏花陰,吹笛侑羹獻。 微酣雙耳熱,谹議層疊見。 弘深劇王霸,險詭雜神幻。 踏月或起舞,留連過夜半。 恆思酒星臨,手不離璧散。 忽騎東海鯨,歸餐赤城飯。 於時海大魚,鼓鬣正湍悍。 颶風挾洪濤,漂沒無泮岸。 手操丈二矛,欲刺忘身賤。 指麾集羣漁,蓐食待東旦。 更陳清海策,銜袖書一卷。 大言驚衆聽,讀者洽背汗。 九閽不可通,志士徒扼腕。 因作山水遊,所幸腳力健。 酒經七家箋,詩囊五采爛。 走馬過粵郊,看花入荊甸。 醉餘兩齒豁,雙鵰傷一箭。 湘流去洗耳,杳不聞治亂。 自餘湖堤別,久矣蹤跡判。 秦淮詫再聚,何異箴得線。 示我諸遺篇,令人憶東觀。 襄陽耆舊亡,文園白日晏。 襲之如殷彝,夙夜宜綣綣。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