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年二月初四日夜半後夢中作

春寒每恨花開早,春暖何妨花較遲。 休爲玉人驚老去,春寒春暖總相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辛巳年: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公曆哪一年需要查證。
  • 耶律鑄:元代詩人,耶律楚材之子。
  • 玉人:此處指美人,比喻花。
  • 老去:此處比喻花的凋謝。

翻譯

在春寒時節,總是擔心花兒開得太早,而在春暖之時,又覺得花兒晚些開放也無妨。不必爲了美人般的鮮花因春寒而驚恐其過早凋謝,無論是春寒還是春暖,花兒的開放總是恰到好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春寒與春暖對花兒開放的不同影響,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豁達態度。詩中「春寒每恨花開早,春暖何妨花較遲」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花兒命運的關切,又透露出對自然節奏的尊重。後兩句「休爲玉人驚老去,春寒春暖總相宜」則進一步以花喻人,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自然流轉的接受與欣賞,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順應自然的生活哲學。

耶律鑄

元義州弘政人,字成仲,號雙溪。耶律楚材子。幼聰敏,善屬文,尤工騎射。父卒,嗣領中書省事,上言宜疏禁網,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憲宗攻蜀,詔領侍衛驍果以從,屢出奇計,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書左丞相,徵兵扈從,敗阿里不哥於上都。加光祿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後坐事罷免,徙居山後。卒諡文忠。有《雙溪醉隱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