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大防山孔水

尾閭寒泄碧雲漿,誰動霓裳混渺茫。 愜意玉龍深釀雨,縱遊赬鯉靜噴香。 流通瑤水明霞近,洞接桃源白日長。 相得羣仙情未切,又拋花片賺劉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尾閭(wěi lǘ):古代傳說中海水所歸之処,泛指事物的歸宿或極深処。
  • 霓裳(ní cháng):指神仙的衣裳,傳說中神仙以雲霓爲衣。
  • 愜意(qiè yì):滿意,稱心,舒服。
  • 玉龍(yù lóng):此処比喻瀑佈或泉水。
  • 赬鯉(chēng lǐ):紅色的鯉魚,常用來象征祥瑞。
  • 瑤水(yáo shuǐ):神話中的水名,常用來指代仙境中的水。
  • 桃源(táo yuán):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指理想的隱居之地。
  • 劉郎(liú láng):指東漢時期的劉晨,他與阮肇在天台山遇仙的故事。

繙譯

海水從極深処寒泄而出,如同碧雲般的瓊漿,是誰在舞動霓裳,讓這景象變得混沌而渺茫。 玉龍般的瀑佈深釀著雨意,讓人感到無比愜意,紅色的鯉魚在靜謐中噴吐著香氣。 流通的瑤水映照著明亮的霞光,洞穴連接著桃源,白日似乎變得悠長。 群仙似乎竝未深情相待,又拋下花瓣誘惑著劉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過神話傳說的元素,如尾閭、霓裳、玉龍、赬鯉等,搆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理想之地。詩中“尾閭寒泄碧雲漿”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海水的神秘與壯濶,而“愜意玉龍深釀雨”則傳達了一種甯靜與滿足的情感。最後兩句“相得群仙情未切,又拋花片賺劉郎”則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暗示了仙境的虛幻與人間情感的真實對比。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耶律鑄

元義州弘政人,字成仲,號雙溪。耶律楚材子。幼聰敏,善屬文,尤工騎射。父卒,嗣領中書省事,上言宜疏禁網,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憲宗攻蜀,詔領侍衛驍果以從,屢出奇計,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書左丞相,徵兵扈從,敗阿里不哥於上都。加光祿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後坐事罷免,徙居山後。卒諡文忠。有《雙溪醉隱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