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歷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古代傳說中的山。
- 陶元氣:陶冶自然之氣,指製作陶器。
- 冶大鈞:冶煉大鈞,大鈞指陶鈞,即製陶用的轉輪。
- 塼埏埴:塼(zhuān),磚;埏(shān),揉和;埴(zhí),黏土。這裏指製作陶器的過程。
- 淬清泠:淬(cuì),淬火,這裏指冷卻陶器;清泠(líng),清涼的水。
- 器不苦窳:苦窳(yǔ),粗劣,這裏指陶器製作精良。
- 元德升聞:元德,高尚的德行;升聞,聲名遠揚。
- 韶音以成:韶音,美好的音樂;以成,因此完成。
翻譯
在歷山之下,河濱之畔, 陶冶自然之氣,冶煉大鈞。 揉和黏土,淬於清涼之水, 製作出的陶器精良,有益於民。 高尚的德行聲名遠揚, 美好的音樂因此完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歷山下河濱之地,通過陶冶和冶煉製作出精良陶器的場景。詩中「陶元氣兮冶大鈞」展現了製陶的技藝,而「器不苦窳兮資吾民」則體現了這些陶器對民衆的實用價值。最後,「元德升聞兮韶音以成」昇華了主題,將製陶的技藝與高尚的德行和美好的音樂聯繫起來,表達了製陶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文化和德行的傳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製陶過程的描寫,傳達了對技藝和德行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