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亢旱:(kàng hàn) 極度乾旱。
- 自嗟自嘆:自己嘆息。
- 差官:(chāi guān) 官員,這裏指徵稅的官員。
- 咫尺:(zhǐ chǐ) 形容距離很近。
- 徵秋稅:徵收秋季的稅收。
- 霖雨:(lín yǔ) 連綿不斷的大雨。
- 雲散去:雲彩散開,指雨未下。
- 老龍:傳說中的龍,能降雨。
- 祇:(qí) 只,僅僅。
- 蛟螭:(jiāo chī) 傳說中的水怪,這裏比喻造成乾旱的原因。
翻譯
六月裏極度乾旱,田裏的莊稼都枯萎了,我這個耕田的人只能自己嘆息。徵稅的官員馬上就要來徵收秋稅了,但今年我們家一粒糧食都沒有。飢餓的人們天天盼望着大雨,但雨意似乎要來了,雲卻又散去了。天公爲何不使用老龍來降雨,每年都只被那些蛟螭所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農民在嚴重乾旱下的艱難生活和對雨水的渴望。詩中,「六月亢旱田苗枯」直接點明瞭乾旱的嚴重性,而「自嗟自嘆耕田夫」則表達了農民的無助和悲哀。後兩句「差官咫尺徵秋稅,今歲田家一粒無」揭示了農民在自然災害和苛捐雜稅雙重壓迫下的絕望。最後,通過「饑民日日望霖雨,雨意欲成雲散去」和「天公胡不用老龍,年年祇被蛟螭誤」的對比,表達了農民對天公不公的無奈和對改變現狀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深沉,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