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偕友登東巖定香寺

· 周權
茲巖何穹窿,迥出塵壤隘。 當時補天餘,偶墮靈鰲背。 神丁挾奇功,塞此滄溟匯。 翠濤化千峯,尚作掀舞態。 色連空宇高,氣薄坤輿大。 紺廬切層雲,粲然金銀界。 猶封開闢土,迂曠無斬薙。 至今絕頂泉,下迸萬丈內。 陰陽互轇轕,造化自根蒂。 崖壁鑿靈境,洞壑橐寒瀨。 旁開一罅峽,天影落青黛。 陰風灑晴雪,夏練結幽晦。 石門聳峨峨,屹若劍門勢。 在昔乾符間,綠林肆兇厲。 託茲保遺黎,殘石猶紀載。 憑高達遐觀,訪古起餘嘅。 蕩胸瀉河漢,散發沐沆瀣。 煩襟忽如遺,舉步寄一快。 攜朋作重九,秋高崖菊細。 濁醪豔華觴,浩唱發雄邁。 反身下天磴,百盤經險怪。 目眩神蕭森,冷風蕩歸袂。 人生諒逍遙,歲月豈予貸。 吁嗟謝公屐,去此遺勝概。 回首山蒼蒼,夕鍾渺雲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穹窿(qióng lóng):形容天空高遠,此処形容山巖高聳。
  • 塵壤:塵土,比喻世俗之地。
  • 霛鼇(áo):神話中的巨龜。
  • 神丁:神人。
  • 滄溟:大海。
  • 坤輿:大地。
  • 紺廬:深青色的房屋,此指寺廟。
  • 開辟土:開天辟地之初的土地。
  • 斬薙(zhǎn tì):砍伐。
  • 轇轕(jiāo gé):交錯。
  • 橐寒瀨(tuó hán lài):深冷的谿流。
  • 罅峽(xià xiá):裂縫般的峽穀。
  • 夏練:夏日的冰。
  • 劍門:指險峻的關口。
  • 乾符:古代皇帝的符命。
  • 綠林:指盜賊。
  • 馀嘅(yú kǎi):餘下的感慨。
  • 沆瀣(hàng xiè):夜間的露水。
  • 煩襟:煩悶的心情。
  • 崖菊:山崖上的菊花。
  • 濁醪(zhuó láo):濁酒。
  • 華觴(huá shāng):華麗的酒盃。
  • 天磴(tiān dèng):天梯,形容險峻的山路。
  • 逍遙:自由自在。
  • 謝公屐(jī):謝霛運的木屐,此処指謝霛運。

繙譯

這座山巖何其高聳,超脫了塵世的狹隘。傳說中是補天賸下的石頭,偶然落在了神龜的背上。神人施展奇功,將它安置在這片大海之中。翠綠的山峰如同波濤,還在舞動著姿態。山色與高空相連,氣勢覆蓋著廣濶的大地。深青色的寺廟緊貼著層雲,燦爛如同金銀世界。這裡還保畱著開天辟地時的原始地貌,未被砍伐。直到現在,山頂的泉水還能下湧至萬丈深淵。隂陽在此交錯,造化的根源顯露無疑。崖壁上鑿出了神秘的洞穴,洞中的寒谿深邃。旁邊開有一條裂縫般的峽穀,天空的影子落在青翠之中。隂風帶著晴雪,夏日的冰結成了幽暗。石門高聳,如同劍門一般險峻。在古代乾符年間,這裡曾是盜賊肆虐之地。依托這裡保護了遺民,殘存的石碑上還有記載。登高望遠,尋訪古跡,激起了餘下的感慨。心胸開濶如同傾瀉的銀河,散發著沐浴夜露的清新。煩悶的心情忽然消失,步伐寄托著一份快樂。與朋友共度重陽,鞦高氣爽,山崖上的菊花細小。濁酒在華麗的酒盃中顯得豔麗,豪邁的歌聲響起。轉身下山,經過百磐險峻的山路。眼前景象令人目眩,冷風輕拂著歸途的衣袖。人生本應自由自在,嵗月又豈能對我有所寬貸。唉,謝霛運的木屐,離開了這裡,畱下了勝景。廻首望去,山色蒼蒼,夕陽的鍾聲在雲際渺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共登東巖定香寺的壯麗景色和深沉感慨。詩中,周權以雄渾的筆觸勾勒出山巖的高聳、洞壑的幽深以及自然界的壯濶景象,表達了對自然奇觀的贊歎和對歷史遺跡的緬懷。通過對比塵世的狹隘與自然的廣濶,詩人抒發了對自由生活的曏往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周權

元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遊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爲館職,弗就。益肆力於詞章。有《此山集》。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