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正傳五臺懷古韻姑蘇臺
闔閭城畔姑蘇臺,百花洲上千花開。
笙歌半空曉未絕,一聲落月啼烏來。
蛾眉顰翠愁如簇,空捧春嬌在心曲。
滄江羅網縱鯨鯢,碧瓦丘墟走麋鹿。
悽煙慘日潮生處,怨滿鴟夷猶不悟。
甬東東海不可棲,劍光夜冷吳山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闔閭城:古地名,指春秋時期吳國的都城,即今蘇州。
- 百花洲:地名,位於蘇州,古時爲賞花勝地。
- 笙歌:指音樂和歌聲。
- 曉未絕:天亮了但音樂歌聲未停。
- 落月:指月亮落下,暗示夜晚將盡。
- 啼烏:烏鴉的叫聲。
- 蛾眉:形容女子細長的眉毛。
- 顰翠:皺眉,翠指眉毛的顏色。
- 愁如簇:形容愁緒密集。
- 春嬌:春天的嬌豔,這裏比喻美麗的女子。
- 心曲:內心深處。
- 滄江:泛指江河。
- 羅網:捕捉魚鳥的網。
- 鯨鯢:大魚,比喻被捕的大人物。
- 碧瓦:綠色的琉璃瓦,指宮殿建築。
- 丘墟:廢墟,荒地。
- 麋鹿:一種鹿,這裏指野生的動物。
- 怨滿鴟夷:怨恨充滿,鴟夷是古代盛酒的器具,這裏比喻怨恨如酒滿溢。
- 甬東:地名,指今浙江寧波一帶。
- 東海:中國東部的海域。
- 不可棲:不能停留。
- 劍光:劍的寒光,象徵戰爭或殺戮。
- 夜冷:夜晚寒冷。
- 吳山路:吳國的山路,指吳地的道路。
翻譯
在闔閭城邊,姑蘇臺矗立,百花洲上千花盛開。 笙歌響徹半空,直到天亮還未停歇,一聲烏鴉的啼叫隨着落月傳來。 女子細長的眉毛皺起,愁緒密集,美麗的女子在心中嬌豔。 江河中羅網捕捉着大魚,宮殿的綠色琉璃瓦已成廢墟,野生的麋鹿奔跑。 怨恨如酒滿溢,潮水在淒涼的煙霧和慘淡的日光中升起,怨恨仍未消解。 甬東的東海不可停留,劍的寒光在寒冷的夜晚照亮了吳國的山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姑蘇臺及其周邊的景色,通過對比昔日繁華與今日荒涼,表達了深沉的歷史感慨和人生無常的哀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百花洲上千花開」與「碧瓦丘墟走麋鹿」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時光的流轉與人事的變遷。結尾的「劍光夜冷吳山路」則增添了一抹悲壯的色彩,暗示了歷史的殘酷與個人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