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臣因入覲索詩

漢臣千里覲龍庭,欲使天皇致太平。 十事便宜言懇切,三千貔虎令嚴明。 好籌廟算如留相,莫憶鱸魚似季鷹。 一統要荒君勉力,雲臺須佔最高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ìn):朝見君主或宗教領袖。
  • 龍庭:指皇帝的朝廷。
  • 天皇:指皇帝。
  • 便宜:指適宜的策略或建議。
  • 貔虎 (pí hǔ):比喻勇猛的軍隊。
  • 廟算:指朝廷的決策或戰略。
  • 鱸魚:一種魚,這裏指代家鄉的安逸生活。
  • 季鷹:指西晉文學家張翰,因思念家鄉的鱸魚和蓴菜而辭官歸隱。
  • 一統要荒:指統一邊遠地區。
  • 雲臺:古代用來觀測天象的高臺,這裏比喻功名顯赫的地位。

翻譯

漢臣遠行千里來到龍庭朝見, 希望能讓天皇實現天下太平。 他提出了十條切實可行的建議, 指揮着三千勇猛如貔虎的軍隊,令行禁止。 希望你能像留相那樣籌劃國家大計, 不要像季鷹那樣思念家鄉的鱸魚而放棄職責。 爲了統一邊遠地區,請你努力奮鬥, 在雲臺上,你的名字將是最顯赫的。

賞析

這首詩是耶律楚材贈給張漢臣的,表達了對張漢臣遠赴朝廷、爲國家出謀劃策的讚賞和期望。詩中,「十事便宜言懇切」展現了張漢臣的忠誠與智慧,「三千貔虎令嚴明」則描繪了他治軍的嚴謹。末句「雲臺須佔最高名」寓意張漢臣將在國家統一和邊疆安定中留下不朽的功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張漢臣的勉勵,也是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間義州弘政人,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極羣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金末闢爲左右司員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見,處之左右。呼爲長髯人(蒙語:吾圖撒合裏),每征討,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爲主管漢人文書之必闍赤,漢稱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定君臣禮儀;反對以漢地爲牧場之議,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建立賦稅制度;請軍民分治,州縣長吏治民事,萬戶府理軍政,課稅所管錢穀。太宗五年入汴時,請廢“攻城不降,矢石一發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經義、詞賦、策論取士之制。乃馬真後稱制時,漸失信任,抑鬱而死。卒諡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