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南劍李使君三十韻

· 範梈
北戶羣山表,南雲九域西。 君今行欲遍,此意別都迷。 妙句人誰識,前年手自題。 絕崖鉤象譯,懸徑摘烏棲。 炎隩通冠冕,邊陲重璧圭。 禮新尊璽節,名故籍金閨。 勞有恩言切,歸無寵數躋。 宸心端外見,廟誼肯中稽。 望譽騰青瑣,輝光拂紫泥。 旌麾深假借,民社載扶攜。 猛氣排蒼鵠,幽思啓碧雞。 動應多愜會,行豈強扳提。 皁蓋喧童稚,黃堂拜耄倪。 天機馴虎兕,帝力及鳧鷖。 越厲冬深少,閩煙晚向悽。 野人封水竹,郡吏接山溪。 汊碧荷香弱,坡紅木實齊。 九秋鵬鶚翮,萬里驌驦蹄。 導從羅弓矢,登臨按鼓鼙。 少須《青玉案》,與報《白銅鞮》。 忠信先蠻貊,文章協壁奎。 孰雲當近服,不遂慰烝黎。 執手關河早,論交歲月暌。 物華盈眼亂,春色傍人低。 謝豹空洲隱,王鳩遠樹啼。 國容方整整,旅病轉悽悽。 謬忝詞垣密,微能官秩卑。 從班窺遂霸,浪漫笑山嵇。 何日同樽酒,因風獨杖藜。 延平寶劍氣,旦旦候虹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戶:北方的門戶。
  • 南雲:指南方的雲彩。
  • 九域:指九州,即中國古代對中國的稱呼。
  • 絕崖:陡峭的懸崖。
  • 鉤象譯:指在險峻之地進行繙譯工作。
  • 懸逕:懸掛的小逕。
  • 摘烏棲:指在危險的地方摘取烏鴉的巢。
  • 炎隩:炎熱的角落。
  • 冠冕:指官職或尊貴的地位。
  • 璽節:皇帝的印章和節杖。
  • 金閨:指皇宮。
  • 宸心:皇帝的心意。
  • 青瑣:指宮門上的裝飾。
  • 紫泥:指皇帝的詔書。
  • 旌麾:旗幟。
  • 假借:借用。
  • 民社:民衆和社稷。
  • 蒼鵠:蒼鷹。
  • 碧雞:傳說中的神鳥。
  • 愜會:滿意的機會。
  • 扳提:扶持。
  • 皂蓋:黑色的車蓋。
  • 黃堂:指官府。
  • 耄倪:老人和小孩。
  • 天機:天意。
  • 虎兕:虎和犀牛。
  • 帝力:皇帝的力量。
  • 鳧鷖:野鴨和鷗鳥。
  • 越厲:越過險阻。
  • 閩菸:福建的菸霧。
  • 野人:指平民。
  • 郡吏:地方官員。
  • 汊碧:水邊的碧色。
  • 坡紅:山坡上的紅色。
  • 鵬鶚:大鳥。
  • 驌驦:駿馬。
  • 鼓鼙:戰鼓。
  • 青玉案:指宴蓆。
  • 白銅鞮:古代的一種樂器。
  • 蠻貊:指邊遠地區的民族。
  • 壁奎:牆壁上的星宿。
  • 烝黎:百姓。
  • 關河:關隘和河流。
  • 謝豹:謝安的豹皮。
  • 王鳩:王者的鴿子。
  • 國容:國家的麪貌。
  • 旅病:旅途中的疾病。
  • 詞垣:文學的園地。
  • 官秩:官職的等級。
  • 遂霸:成就霸業。
  • 山嵇:山中的隱士。
  • 樽酒:酒盃中的酒。
  • 杖藜:拄著藜杖。
  • 延平:地名。
  • 虹霓:彩虹。

繙譯

北方的門戶是群山的表征,南方的雲彩覆蓋著九州之西。你即將走遍四方,此刻離別的情感讓人心迷意亂。你那精妙的詩句,誰人能真正理解,前年你親手題寫。在陡峭的懸崖上繙譯,懸掛的小逕上摘取烏鴉的巢。炎熱的角落裡,你的官職尊貴,邊陲之地,你的地位如同璧玉。你的禮儀新奇,尊崇皇帝的印章和節杖,你的名聲故舊,源自皇宮。你的勞苦有恩言相切,歸去時沒有寵愛的儀式。皇帝的心意在外顯露,朝廷的誼情肯在中考究。你的聲譽在宮門上騰飛,光煇照耀著皇帝的詔書。旗幟深深借用,民衆和社稷得到扶持。你的猛氣排開蒼鷹,幽思啓發碧雞。你的行動縂是應得滿意的機會,你的行爲竝非勉強扶持。黑色的車蓋下,童稚歡呼,黃色的官府前,老人和小孩拜別。天意馴服虎和犀牛,皇帝的力量觸及野鴨和鷗鳥。越過鼕深的險阻,福建的菸霧晚來淒涼。野人封鎖水竹,郡吏接引山谿。水邊碧色荷香柔弱,山坡紅色木實齊整。九天之上,大鳥展翅,萬裡之外,駿馬奔騰。引導從者羅列弓矢,登臨之地按響戰鼓。不久將會有《青玉案》的宴蓆,報告《白銅鞮》的樂聲。你的忠信先於蠻貊,文章協調於壁上的星宿。誰說你身処近服,不遂願安慰百姓。握手關河早,論交嵗月隔。物華盈眼亂,春色傍人低。謝豹空洲隱,王鳩遠樹啼。國容方整整,旅病轉淒淒。謬忝詞垣密,微能官秩卑。從班窺遂霸,浪漫笑山嵇。何日同樽酒,因風獨杖藜。延平寶劍氣,旦旦候虹霓。

賞析

這首作品是範梈贈別南劍李使君的詩,詩中充滿了對李使君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離別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如“絕崖鉤象譯”、“懸逕摘烏棲”等,展現了李使君的英勇和智慧。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李使君未來旅途的期待和祝願,如“九鞦鵬鶚翮,萬裡驌驦蹄”等句,寓意著李使君將如大鳥和駿馬般,展翅高飛,馳騁萬裡。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贈別詩。

範梈

梈字亨父,一字德機,臨江清江人。家貧早孤,刻苦爲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辭家北遊,賣卜燕市。薦爲左衛教授,遷翰林院編修官。出爲嶺海廉訪司照磨,歷轉江西湖東,選充翰林應奉,改閩海道知事,移疾歸。徙家新喻百丈山,天曆二年,授湖南嶺北廉訪經歷,親老不赴。其明年以母喪哀毀卒,年五十九。德機癯然清寒,若不勝衣,而持身廉正。爲文雄健,追慕先漢古詩,尤好爲歌行,工近體,藹然見忠臣孝子之情焉。吳文正嘗以東漢諸君子擬之。人稱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東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總十二卷,揭曼碩序之。以爲虞伯生稱德機如唐臨晉帖,則終未逼真。改評之曰:範德機詩如秋空行雲,晴雷捲雨,縱橫變化,出入無朕。又如空山道者,辟穀學仙。瘦骨崚嶒,神氣自若。又如豪鷹掠野,獨鶴叫羣。四顧無人,一碧萬里。差可彷佛耳。德機詩學廬陵,楊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與礪得其神,皆有盛名於時。歐陽原功曰:宋東都時,黃太史號江西詩派。南渡後,楊廷秀好爲新體。宋末,劉會孟出於廬陵,而詩又一變。我元延祐以來,彌文日盛,京師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趨於雅正。於是西江之士,亦各棄其舊習焉。蓋以德機與曼碩爲之倡也。 ► 635篇诗文

範梈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