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陰山和人韻其一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萬頃松風落松子,鬱郁蒼蒼映流水。天丁何事誇神威,天台、羅浮移到此。
雲霞掩翳山重重,峯巒突兀何雄雄。古來天險阻西域,人煙不與中原通。
細路縈紆斜復直,山角摩天不盈尺。溪風蕭蕭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橋橫雁行,勝遊奇觀真非常。臨高俯視千萬仞,令人凜凜生恐惶。
百里鏡湖山頂上,旦暮雲煙浮氣象。山南山北多幽絕,幾派飛泉練千丈。
大河西注波無窮,千溪萬壑皆會同。君成綺語壯奇誕,造物縮手神無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峯半埋雪。遙思山外屯邊兵,西風冷徹征衣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猿猱(náo):猿猴。
- 鴻鵠:大雁和天鵝,這裏泛指大鳥。
- 天丁:天兵。
- 天台、羅浮:均爲山名,天台山位於浙江,羅浮山位於廣東。
- 掩翳:遮蔽。
- 突兀:高聳突出的樣子。
- 縈紆:曲折環繞。
- 摩天:觸及天空,形容極高。
- 不盈尺:不足一尺,形容山峯極近天際。
- 四十八橋:指橋樑衆多。
- 鏡湖:比喻湖面平靜如鏡。
- 練:形容瀑布如白練。
- 綺語:華麗的言辭。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縮手:比喻無法施展。
- 吐月:月亮初升。
- 屯邊兵:駐守邊疆的士兵。
- 征衣鐵:鐵製的戰衣。
翻譯
陰山橫亙千里,東西綿延,秋天的聲音在溪流中浩浩蕩蕩地迴響。猿猴和大鳥都無法穿越,只有百萬天兵馳騁在這霜凍的馬蹄下。
萬頃松林中風聲陣陣,松子隨風落下,鬱鬱蔥蔥的松林映照着流水。天兵爲何要誇耀其神威,彷彿天台山和羅浮山都被移到了這裏。
雲霞遮蔽着重重山巒,峯巒高聳,雄偉壯觀。自古以來,這天險就阻隔了西域,使得這裏的人煙與中原不通。
曲折的小路時斜時直,山角高聳,彷彿觸及天際,卻不足一尺。溪風蕭蕭,溪水寒冷,花落空山,人影寂寥。
四十八座橋樑橫跨如雁陣,這壯觀的奇景真是非同尋常。站在高處俯視,千仞深淵令人心生恐懼。
山頂上的百里鏡湖,早晚雲煙繚繞,氣象萬千。山南山北幽靜絕美,幾道飛泉如白練般垂落千丈。
大河向西流淌,波濤無盡,千溪萬壑最終匯聚於此。你的華麗言辭壯大了這奇異的景象,自然之力似乎也無法施展。
山高到四更時分才見月亮初升,八月的山峯半數被雪覆蓋。遙想山外駐守邊疆的士兵,西風冷透了他們的鐵甲戰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陰山的壯麗景色和邊疆的嚴酷環境。詩中,「陰山千里橫東西」一句,便勾勒出了陰山的遼闊與雄偉。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如「萬頃松風落松子」、「雲霞掩翳山重重」,展現了陰山的自然之美。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邊疆士兵的關懷,如「遙思山外屯邊兵,西風冷徹征衣鐵」,表達了對他們艱苦生活的同情。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的壯美,也體現了人文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