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澱山湖: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是太湖的一個支流。
- 阻風:因風大而船隻無法前行。
- 吳兒:指吳地的年輕人。
- 跬步:半步,形容行走困難。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登天:比喻極其困難。
- 釃酒:斟酒。
- 柁工:船上的舵手。
- 解後:事後。
- 改方易向:改變方向。
- 矢弗庸:誓言不庸俗,即堅持原則。
- 明發:天亮時。
- 阮嗣宗:阮籍,字嗣宗,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以放蕩不羈著稱。
翻譯
吳地的年輕人牽着船,背彎得像弓一樣,每走半步都像登天一樣困難。雖然四面八方都有路可以通達,我爲何偏偏要向東行呢?
我舉起酒杯,斟酒給舵手,安慰他說,事後不要說我走的路是絕路。我改變方向,發誓不庸俗,天亮時風停了,我一定會繼續前行,我絕不會像阮籍那樣放蕩不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澱山湖遭遇大風,船隻難以行進的情景。通過「吳兒牽舟背如弓」和「跬步咫尺登天同」的生動比喻,表達了行船的艱難。詩中「四方有路無不通,我獨何爲來向東」反映了詩人對前路的迷茫與選擇。最後,詩人以「改方易向矢弗庸」表明自己的決心,即使面臨困境也要堅持原則,不隨波逐流,顯示了詩人堅韌不拔的性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面對困難時的堅定與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