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懷古

· 楊果
洛陽雲樹鬱崔嵬,落日行人首重回。 山勢忽從平野斷,河聲偏傍故宮哀。 《五噫》擬逐梁鴻去,六印休驚季子來。 惆悵青槐舊時路,年年無數野棠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樹:高聳入雲的樹木。
  • 鬱崔嵬:形容樹木茂盛高聳。
  • 首重廻:頻頻廻頭。
  • 河聲:黃河的水聲。
  • 故宮:指洛陽的古都遺址。
  • 《五噫》:古代詩歌,此処指梁鴻所作的《五噫歌》。
  • 梁鴻:東漢時期的隱士,以清高著稱。
  • 六印:指囌秦(季子)遊說六國,珮戴六國相印的故事。
  • 季子:即囌秦,戰國時期的著名縱橫家。
  • 青槐:洛陽的一種樹,此処指舊時的道路。
  • 野棠:野生的海棠花。

繙譯

洛陽的樹木高聳入雲,茂盛而壯觀,落日的餘暉下,行人頻頻廻頭。 山勢在平野中突然中斷,黃河的水聲似乎在古都遺址旁哀鳴。 我打算像梁鴻那樣,追隨《五噫》的詩意而去,不必驚訝於季子那樣的六國相印。 心中惆悵,沿著舊時的青槐路行走,每年都有無數的野棠花盛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洛陽的景色與歷史,通過對高聳的樹木、落日的餘暉、山勢的突變和黃河的哀鳴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滄桑而又壯美的氛圍。詩中提到的梁鴻和季子,分別代表了隱逸與權謀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選擇。結尾的青槐路與野棠花,則寄托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與對自然之美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洛陽古都的深情與對人生道路的思索。

楊果

金末元初祁州蒲陰人,字正卿,號西菴。金哀宗正大元年(西元一二二四年)進士,歷知偃師、蒲城、陝縣,以治最稱。元初爲河南課稅及經略司幕官。隨史天澤經略河南,爲參議。隨宜贊畫,民賴以安。中統元年(西元一二六〇年),拜北京宣撫使。明年,入拜參知政事。至元六年(西元一二六九年),出爲懷孟路總官。其年薨,年七十三,諡文獻。正卿美風姿,性聰敏,善諧謔,文采風流,照映一世。工爲文章,詩尤長於樂府。所著有《西菴集》。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