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峯者國史院庭中石名也伯寧御史爲僕言自其先公時與諸老名勝賦詩者蓋數百篇今玉堂無本而御史傢俱有之且曰峯
視草堂前石一拳,何人移置自何年?
久憐翠色連重地,故拔孤根近九天。
俯仰百年承雨露,等閒千尺接雲煙。
故家御史遺書在,爲錄鰲峯舊賦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鰲峯(áo fēng):國史院庭中的石名。
- 御史:古代官職,負責監察。
- 玉堂:指翰林院,也泛指朝廷。
- 視草堂:可能是指國史院的某個建築或地點。
- 九天:極高的天空,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的短暫或觀察的全面。
- 等閒:平常,普通。
- 故家:指御史的家族。
- 遺書:留下的書籍或文獻。
翻譯
視草堂前有一塊石頭,名爲鰲峯,不知是誰在何時將其移至此處。長久以來,它以其翠綠的色澤與周圍環境融爲一體,彷彿是獨自生長在這接近九天的高處。這塊石頭經歷了百年的風雨,平凡地連接着雲煙,高達千尺。御史家族中保存着先輩留下的書籍,其中記載了關於鰲峯的舊賦詩篇。我因此請御史錄下這些詩篇,以便補全這段歷史,使其流傳下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國史院庭中名爲鰲峯的石頭的描述,展現了其歷史悠久和地位崇高。詩中「久憐翠色連重地,故拔孤根近九天」描繪了石頭與環境的和諧以及其高聳入雲的景象,體現了作者對自然與歷史的敬畏。結尾提到御史家中的遺書和舊賦,表達了作者希望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能夠被記錄和傳承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一塊石頭的讚美,也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傳承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