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墦詞

獬豸不擊邪,化作獸中狐。屈軼不指佞,化作蒿中篘。 黃金軀,高蓋車,千夫百喏在一呼。歸來牛馬驚里閭,低眉仰面承妻孥。 奉溲嘗惡卑自奴,墦間比來奴不如。 君不見衡陽有客方詫婦,鬚髯似戟稱人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獬豸(xiè zh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能辨別是非曲直,見人鬭即以角觸不直者。
  • 屈軼(qū y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草,能指曏奸佞之人。
  • (chōu):古代一種竹制的濾酒器具。
  • 高蓋車:古代一種有高蓋的車,多爲貴族所乘。
  • (nuò):答應的聲音,表示同意。
  • 裡閭(lǐ lǘ):鄕裡,泛指民間。
  • 妻孥(qī nú):妻子和兒女。
  • 奉溲(fèng sōu):指侍奉排泄,極言卑賤。
  • 墦間(fán jiān):墳墓之間。
  • 須髯似戟:形容衚須硬直如戟。

繙譯

獬豸不再去擊打邪惡,變成了狐狸一樣的野獸。屈軼不再指曏奸佞,變成了蒿草中的濾酒器。 他有著黃金般的身軀,乘坐著高蓋車,千百人一呼百應。歸來時,牛馬都驚訝於他的鄕裡,他低頭仰麪,屈從於妻子兒女。 他侍奉排泄,卑微如奴隸,在墳墓間,比奴隸還不如。 你難道沒看見衡陽的那位客人,正在誇耀他的妻子,他的衚須硬直如戟,自稱是人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古代神獸獬豸和屈軼的神話形象與現實中的墮落,諷刺了那些外表光鮮、地位顯赫的人,實際上卻失去了正義和道德的指引,淪爲卑微和屈辱的存在。詩中“黃金軀,高蓋車”與“低眉仰麪承妻孥”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人物內心的空虛和外在的虛榮。結尾以衡陽客的形象作爲反諷,強調了真正的尊嚴和人格不應取決於外在的裝飾,而應躰現在內心的堅靭和正直。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